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ok8.org > 《傷寒論》 >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

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余,必發癰膿也。

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令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藏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

烏梅丸方

烏梅三百個(味酸溫)細辛六兩(辛熱)幹姜十兩(辛熱)黃連一斤(苦寒)當歸四兩(辛溫)附子六兩(炮,辛熱)蜀椒四兩(去汗,辛熱)桂枝六兩(辛熱)人參六兩(甘溫)黃蘗六兩(苦寒)右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其後必便膿血。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

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傷寒脈滑而厥者,裏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當歸四逆湯方

當歸三兩(辛溫)桂枝三兩(辛熱)芍藥三兩(酸寒)細辛三兩(辛熱)大棗二十五個(甘溫)通草二兩(甘平)甘草二兩(炙,甘平)有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主之。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中滿而煩,饑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沈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二兩半(去節,甘溫)升麻一兩一分(甘平)當歸一兩一分(辛溫)知母(苦寒)黃芩(苦寒)萎蕤(甘平)各十八銖石膏(碎,綿裹,甘寒)白術(甘溫)幹姜(辛熱)芍藥(酸平)天門冬(去心,甘平)桂枝(辛熱)茯苓(甘平)甘草(炙,甘平)各六銖右十四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鬥米頃,令盡汗出,愈。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幹姜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幹姜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幹姜(辛熱)黃連(苦寒)黃芩(苦寒)人參(甘溫)各三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復緊,為未解。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下利,脈沈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下利,脈沈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日卒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傷寒下利,日十余行,脈反實者死。

下利清谷,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二兩(苦寒)黃連(苦寒)黃柏(苦寒)秦皮(苦寒)各三兩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四逆湯,攻表桂枝湯。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幹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出者,以其人外氣怫郁,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閱讀:18700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