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会

ok8.org > 词典 > 傅会

(傅会,傅会)

1.论古事而结合时事发议论。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赞》:“盎虽不好学,亦善傅会,仁心为质,引义慷慨。”

《汉书·爰盎晁错传赞》颜师古注引张晏曰:“因宜附着合会之。”

南朝梁刘勰《文心凋龙·论说》:“虽复陆贾籍甚,张释傅会……并顺风以託势,莫能逆波而泝洄矣。”

周振甫注:“傅会,附会。把秦汉间事和当前情势结合起来讲。”

2.谓运用辞藻表现思想,或运用事实阐发意薀。

《后汉书·张衡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宋陈善《扪蝨新话·左氏傅会论语》:“《左氏》有傅会《论语》处甚多。”

3.谓虚构或歪曲事实,强加比附。

《资治通鉴·秦二世皇帝二年》:“高(赵高)皆妄为反辞以相傅会,遂具斯(李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宋史·岳飞传》:“又逼孙革等证飞受诏逗遛,命评事元龟年取行军时日杂定,傅会其狱。”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三:“及狱具,圣歎与十七人,俱傅会逆桉坐斩。”

4.牵强附会。

宋沉括《梦溪笔谈·异事》:“按:《汉书》‘肤施县乃秦县名’,此时尚未有佛书,疑后人傅会县名为说。”

《宋史·天文志一》:“凡徵验之说,有涉于傅会,咸削而不书。”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它如管辂之卜,华陀之医……莫不皆然。后人失其分数,思议不及,遂加傅会,以为神授。此政不可知之谓神耳,岂真有鬼神哉!”严复《译<天演论>自序》:“近二百年,欧洲学术之盛远迈古初,其所得以为名理公例者,在在见极,不可复摇。顾吾古人之所得,往往先之。此非傅会扬己之言也。”

5.附和;迎合。

《文选·潘岳<西征赋>》:“或从容傅会,望表知里。”

李善注:“谓陆贾也。

班固《汉书》赞曰:陆贾从容平、勃之閒,附会将相。”

唐刘知几《史通·忤时》:“孝和皇帝时,韦、武弄权,母媪预政,士有附丽之者,起家而绾朱紫。予以无所傅会,取摈当时。”

《新唐书·李逢吉传》:“其党有张又新……及训八人,而傅会者又八人,皆任要剧,故号‘八关十六子’。”

6.依从。

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故某自少小迨于作官,所为不敢妄,必审处己之才能,而傅会于道。人虽不知,自信甚笃且久矣。”

7.指依附。

宋王安石《谢知州启》:“伏维某官美业内充,懿文内饰,傅会升平之世,跻陞通显之官。”

8.粘合,涂饰。

《列子·汤问》:“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紫廷家废书套甚多,委积壁角以饱蛇鼠耳。

虞臣取而裁之,製成研匣一,傅会之以胶、漆,锦不可得。”

阅读:1752

●〖词语〗傅会(拼音版)

●〖词语〗傅會(繁體版)

⇚前一个词语:傅构

⇛后一个词语:傅时

©2015-2020 ok8.org 文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