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促

ok8.org > 詞典 > 局促

(參見侷促,跼促)

1.狹窄,不寬敞。

三國魏阮籍《元父賦》:“其城郭卑小局促。”

宋司馬光《王書記以詩相示感遇》詩:“樊籠厭局促,野性那能馴?”朱自清《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這幾處的船不是覺著笨,就是覺著簡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們的情韻。”

2.形容見識、心胸或作品的意境狹隘。

《文選·傅毅<舞賦>》:“嘉《關雎》之不淫兮,哀《蟋蟀》之局促。”

李善註:“局促,小見之貌。”

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下:“思光紆緩誕放,縱有乖文體,然亦捷疾豐饒,差不局促。”

《朱子語類》卷一一七:“說下學工夫要多也好,但隻理會下學也局促了,須事事理會過。”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二:“山谷詩騷妙天下,而散文頗覺瑣碎局促。”

清李漁《比目魚·耳熱》:“要學太史公讀書之法,借名山大川做良師益友,使筆底無局促之形。”

3.匆促;短促。

漢劉楨《詩》:“天地無期竟,民生甚局促。”

《北史·夏侯夬傳》:“人生局促,何殊朝露,坐上相看,先後間耳。”

唐韓偓《寄友人》詩:“長擬醺酣遺世事,若為局促問生涯。”

清納蘭性德《擬古》詩之三九:“有客歎二毛,操觚序金谷。酒空人盡去,聚散何局促。”如:隻有五分鐘,實在太局促了。

4.形容受束縛而不得舒展。

《後漢書·仲長統傳》:“六合之內,恣心所欲。人事可遺,何為局促?”唐杜甫《送樊侍禦赴漢中判官》詩:“徘徊悲生離,局促老一世。”

宋陸遊《黃州》詩:“局促常悲類楚囚,遷流還嘆學齊優。”

明唐順之《狂歌行贈孟中丞有涯》:“焉能俛首學侏儒,局促羞為轅下駒。”

清龔自珍《與吳虹生書》:“男子初生,以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何必一生局促軟紅塵土中,以為得計乎?”

5.拘謹,不自然貌。

明謝榛《四溟詩話》卷四:“凡下官見上官,所言殊有條理,不免局促之狀。”

《古今小說·陳禦史巧勘金釵鈿》:“那假公子在席上自覺局促,本是能飲的,隻推量窄,夫人也不強他。”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朱延年坐下來很局促,感到徐總經理的話裏有刺。”

阅读:1000

●局促(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