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哄而散

ok8.org > 成語大全 > 一哄而散

【成語】:一哄而散

【拼音】:yī hōng ér sàn

【解釋】:哄:吵鬧。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出處】: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壬戌科罷選士的意思" href="dictscitm35z28r1.html">吉士》第十卷:“禦筆硃書四大字,曰:‘今年且罷。’於是一哄而散。”

【示例】:白鳳、阿男早收拾好錢文,向眾人道謝,看的就~了。 ★清·吳趼人《情變》第六回

【近義詞】:作鳥獸散、一轟而散

【反義詞】:一哄而起、源源而來、接踵而至

【歇後語】:當風揚灰;一窩沒王的蜂子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英文】:break up a hubbub

【日文】:わっと聲(こえ)をあげて散(ち)り散(ぢ)りになる

【法文】:disperser en effervescence

【俄文】:срáзу расходиться

【成語故事】:清朝時杭州府仁和縣財主袁鳳賓的兒子袁紹芬是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公子哥兒他生性好賭,與賭家沈七欠下272銀圓,沈七去袁家討債未果反挨痛打,於是在袁府門口服毒自盡,圍觀的人群紛紛沖進去哄搶貴重物品,等袁鳳賓回家時早已一哄而散了

阅读:1720

●一哄而散(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