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聾振聵

ok8.org > 成語大全 > 發聾振聵

【成語】:發聾振聵

【拼音】:fā lóng zhèn kuì

【解釋】:聵:耳聾。聲音很大,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士的意思" href="dictscitmgpg3xgl.html">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示例】:出了匕首投槍,也還有~的木鐸,有悠然發人深思的靜夜鐘聲。 ★茅盾《聯系實際、學習魯迅》

【近義詞】:發聵振聾、醍醐灌頂

【反義詞】:

【語法】:作謂語、定語;比喻喚醒麻木的人

【英文】:deafening noise

【成語故事】:清朝時期,英國艦船經常侵犯中國領海主權,以保護中國輸送鴉片的貿易,鴻臚寺卿黃爵憂心忡忡。他上《禁煙議疏》給道光皇帝,列舉大量數據材料證明鴉片的危害,提出為了嚴禁鴉片,應不惜動用死刑,以達到發聾振聵的目的

(發聾振聵,發聾振聵)

發出很大的響聲,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言論文章使人清醒感奮作用

清蕊珠舊史《京塵雜錄·廠年玉筍誌》:“如洛鐘之應銅山,蒲牢夜半鳴,足以發聾振聵。”

清夏燮《中西紀事·漏卮本末》:“況我皇上雷霆之威,赫然震怒,雖愚頑沈溺既久,自足以發聾振聵。”

《花月痕》第一回評:“此回為全書總序,煌煌大文,發聾振聵。”

趙漢卿《宣言書》:“然而發聾振聵,救國拯民,吾當雜誌先導。”

阅读:1479

●發聾振聵(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