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口同聲

ok8.org > 成語大全 > 眾口同聲

【成語】:眾口同聲

【拼音】:zhòng kǒu tóng shēng

【解釋】:大家所說的都一樣。

【出處】: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十八回:“上既難抗君命,下又重違諸媳,中復朝紳滿座,眾中同聲。”

【示例】:大家~地稱贊她獻身於教育事業的精神。

【近義詞】:異口同聲

【反義詞】:眾說紛紜

【語法】:作謂語、狀語;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眾口同聲,眾口同聲)

同“眾口一辭”。

唐閑叟《軒亭冤·秋女士贊》序:“一唱百和,眾口同聲微特女士之冤可大白於天下,即女士之名亦永傳於後世矣。”中國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鬥爭資料·記江西州鄉暴動事》:“知縣德祿知官穀,平日侵虧甚鉅,且復眾口同聲,未經出議。”

阅读:1513

●眾口同聲(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