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命

ok8.org > 詞典 > 三命

I

1.周代分官爵為九等,稱九命。三命為公侯伯之卿。命,爵命。見《周禮·春官·典命》、《禮記·王制》。

《左傳·昭公十二年》:“及平子伐莒,克之,更受三命。”

杜預註:“十年,平子伐莒,以功加三命。”

《荀子·大略》:“三命,族人雖七十不敢先。”

王先謙集解:“三命,卿也。”

2.稱任州府官的辟命。

《後漢書·李陳龐陳等傳論》:“任棠姜岐,世著其清,結甕牖而辭三命。”

李賢註:“謂任姜辭太守之辟也。”

南朝宋顏延之《陶徵士誄序》:“初辭州府三命,後為彭澤令,道不偶物,棄官從好。”

3.術數家以受命、遭命、隨命為“三命”。

《禮記·祭法》“曰司命”漢鄭玄註:“司命主督察三命。”

孔穎達疏:“案《援神契》雲:‘命有三科,有受命以保慶,有遭命以謫暴,有隨命以督行。’受命謂年壽也,遭命謂行善而遇兇也,隨命謂隨其善惡而報之。”

南朝宋鮑照《在江陵嘆年傷老》詩:“五難未易移,三命戒淵抱。”

唐宋以後,星命術士以人生辰之年、月、日所屬幹支推算命數,宋孔平仲《孔氏談苑·陳靖附婢子語》:“為吏部員外郎,曉三命,自言官高壽長。”

宋洪邁《夷堅誌補·汴岸術士》:“適術士過前,共坐旅舍,詢其技,曰:‘能論三命。’乃書年月日時示之。”

4.三種壽命。指上壽、中壽、下壽。

《文選·孫楚<征西官屬送於陟陽侯作>詩》:“三命皆有極,咄嗟安可保。”

李善註引《養生經》:“黃帝曰上壽百二十,中壽百年,下壽八十。”

李周翰註:“言三命皆有終極,嗟我此身,安可長保。”

II

多次教誡。

晉皇甫謐《女怨詩》:“施衿結帨,三命丁寧。”

阅读:1220

●三命(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