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

ok8.org > 詞典 > 比翼

1.翅膀挨著翅膀(飛翔)。

《楚辭·蔔居》:“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

《韓詩外傳》卷五:“南方有鳥名曰鶼,比翼而飛,不相得不能舉。”

《隋書·儒林傳·劉炫》:“齊鑣驥騄,比翼鵷鴻……厚禮殊恩,增榮改價,其幸三也。”

2.引申為齊頭並進。

晉葛洪《抱樸子·交際》:“其處也則講道進德,其出也則齊心比翼。”

清方文《容城答鄭魯若兼寄沈眉生》詩之二:“顧盼二三子,比翼翔天路。”

3.喻夫婦相伴不離。

《晉書·後妃傳上·左貴嬪》:“惟帝與後,契闊在昔。比翼白屋,雙飛紫閣。”

唐長孫佐輔《關山月》詩:“去歲照同行,比翼復連形。今宵照獨立,顧影自煢煢。”

清孫枝蔚《田家雜興次儲光羲韻》之三:“教子不求官,百年樂比翼。”

郭沫若《瓶》詩之一:“在那寶叔山的山頂,會添出她和我的一座比翼的新墳。”

4.“比翼鳥”的省稱。

三國魏曹植《釋思賦》:“樂鴛鴦之同池,羨比翼之共林。”

清納蘭性德《南鄉子》詞:“休墮玉釵驚比翼,雙雙,共唼蘋花綠滿塘。”後多喻指夫婦、情侶。

明高明《琵琶記·金閨愁配》:“背飛鳥,硬求來諧比翼;隔牆花,強攀做連理。”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宋玉牆東思不禁,願為比翼止同林。”

明王錂《春蕪記·秋閨》:“隻指望做連理同芳,比翼交歡,誰料做斷猿啣怨。”

5.元代俗語。捉弄。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摺:“我生平正直無私曲,一任著小兒比翼,山鬼揶揄。”

阅读:1482

●比翼(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