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口一辭

ok8.org > 成語大全 > 眾口一辭

【成語】:眾口一辭

【拼音】:zhòng kǒu yī cí

【解釋】:辭:言詞。許多人所說的話都一樣。形容意見一致

【出處】:宋·歐陽修《濮儀》第四卷:“眾口一辭,紛然不止。”

【示例】:夏衍《讀雜談歷史劇》:“田漢同誌的《關漢卿》是一出好戲,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強烈,這一點幾乎是~。”

【近義詞】:眾口一詞、眾口同聲、眾口如一

【反義詞】: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處事

(眾口一辭,眾口一辭)

許多人都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歐陽修《濮議》卷四:“眾口一辭,紛然不止。”

《明史·刑法誌三》:“今直鎮大同京城眾口一辭,皆以革去西廠為便。”

清葉廷琯《吹網錄·隋書煬帝放螢事》:“沿及五季宋初,眾口一辭,螢苑遂為揚州故實。”

夏衍《讀<關漢卿>雜談歷史劇》:“田漢同誌的《關漢卿》是一齣好戲,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強烈,這一點幾乎是眾口一辭。”

阅读:1394

●眾口一辭(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