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讀中國書做好事之徒

作者:民國·魯迅 ┋ 閱讀:2850

——一九二六年在廈門大學

周會上的講演

今天我的講題是:“少讀中國書,做好事之徒。”我來本校是搞國學院研究工作的,是擔任中國文學史講課的,論理應當勸大家埋頭古籍,多讀中國的書。但我在北京,就看到有人在主張讀經,提倡復古。來這裏後,又看到有些人老抱著《古文觀止》不放。這使我想到,與其多讀中國書,不如少讀中國書好。

尊孔,崇儒,讀經,復古,可以救中國,這種調子,近來越唱越高了。其實呢,過去凡是主張讀經的人,多是別有用心的。他們要人們讀經,成為孝子順民,成為烈女節婦,而自己則可以得意恣誌,高高騎在人民頭上。他們常常以讀經自負,以中國古文化自誇。但是,他們可曾用《論語》感化過制造“五卅”慘案的日本兵,可曾用《易經》咒沈了“三·一八”慘案前夕炮轟大沽口的八國聯軍的戰艦?

你們青年學生,多是愛國,想救國的。但今日要救中國,並不在多讀中國書,相反地,我以為暫時還是少讀為好。少讀中國書,不過是文章做得差些,這倒無關大事。多讀中國書,則其流弊,至少有以下三點:一、中國書越多讀,越使人意誌不振作;二、中國書越多讀,越想走平穩的路,不肯冒險;三、中國書越多讀,越使人思想模糊,分不清是非。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我所以指窗下為活人的墳墓,而勸人們不必多讀中國之書。

你們青年學生,多是好學的,好讀書是好的。但是不要“讀死書”,還要靈活運用;不要“死讀書”,還要關心社會世事;不要“讀書死”,還要註意身體健康。書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可以相信的,也有不可以相信的。古人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那是從古史實的可靠性說的。我說的有可以相信,有不可以相信,則是從古書的思想性說的。你們暫時可以少讀中國古書,如果要讀的話,切不要忘記:明辨,批判,棄其糟粕,取其精華。

其次,我要勸你們“做好事之徒”。世人對於好事之徒,往往感到不滿,認為“好事”二字,好像有“遇事生風”的意思,其實不然。我以為今日的中國,這種“好事之徒”卻不妨多。因為社會一切事物,就是要有好事的人,然後才可以推陳出新,日漸發達。試看科侖布的探新大陸,南生的探北極,以及各科學家的種種新發明,他們的成績,哪一件不是從好事得來的。即如本校,本是一片荒蕪的地方,建校舍來招收學生,其實也是好事。所以我以為“好事之徒”,實在沒有妨礙。

我曾經看到本校的運動場上,常常有人在那裏運動;圖書館的中文閱覽室,閱報看書的人,也常常滿座。這當然是好現象。但西文閱覽室中的報紙雜誌,看的人卻寥寥無幾,好像不關重要似的。這就是不知好事,所以才有這種現象。不知西文報紙雜誌,雖無重大關系,然於課余偶一翻閱,實在也可以增加許多常識。所以我很希望諸位,對於一切科學,都要隨時留心。學甲科的人,對於乙科書籍,也可以略加研究,但自然以不妨礙正課為限。一定要這樣,才能夠略知一切,畢業以後,才可以更好地在社會上做事。

但是,各人的思想境遇不同,我不敢勸人人都做很大的好事者,隻是小小的好事,則不妨嘗試一下。比如對於凡可遇見的事物,小小匡正,便是。但雖是這種小事,也非平時常常留意,是做不到的。萬一不能做到,則我們對於“好事之徒”,應該不可隨俗加以笑罵,尤其對於失敗的“好事之徒”,更不要加以譏笑輕蔑!

●少读中国书做好事之徒(简体版)

○前一篇:在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歡迎新校長會上的講演繁體版(民國·魯迅)

○後一篇:聰明人不能做事世界是屬於傻子繁體版(民國·魯迅)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