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話宿願
ok8.org > 《水滸傳》 > 第七十一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話宿願
話說《水滸正傳》末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之後,梁山泊一百零八壯士均已上應天象,排定位置。當時何道士辯驗天書,教蕭讓寫錄出來,讀罷,眾人看了,俱驚訝不已。宋江與眾頭領道:“鄙猥小吏,原來上應星魁,眾多弟兄也原來都是一會之人。上天顯應,合當聚義。今已數足,上蒼分定位數為大小一等天罡地煞星辰,都已分定次序,眾頭領各守其位,各休爭執,不可逆了天言。”眾人皆道:“天地之意,物理數定,誰敢違拗?”宋江遂取黃金五十兩,酬謝何道士。其余道眾收得經資,收拾醮器,四散下山去了。
且不說眾道士回家去了,隻說宋江與軍師吳學究,朱武等計議,堂上要立一面牌額,大書“忠義堂”三字;斷金亭也換個大牌扁,前面冊立三關。忠堂後建築點將臺一座,頂上正面大廳一所,東西各設兩房。正廳供養晁天王靈位,東邊房內,宋江、吳用、呂方、郭盛;西邊房內,盧俊義、公孫勝、孔明、孔亮。第二坡左一代房內,朱武、黃信、孫立、蕭讓、裴宣;右一代房內,戴宗、燕青、張清、安道全、皇甫端。忠義堂左邊,掌管錢糧倉廒收放,柴進、李應、蔣敬、淩振;右邊花榮、樊瑞、項充、李袞。山前南路第一關,解珍、解寶守把;第二關,魯智深、武松守把;第三關,朱仝、雷橫守把。東山一關,史進、劉唐守把;西山一關,楊雄、石秀守把;北山一關,穆弘、李逵守把。六關之外,置立八寨:有四旱寨,四水寨。正南旱寨,秦明、索超、歐鵬、鄧飛;正東旱寨,關勝、徐寧、宣贊,郝思文;正西旱寨,林沖,董平、單廷,魏定國;正北旱寨,呼延灼、楊誌、韓滔,彭屺。東南水寨,李俊、阮小二;西南水寨,張橫、張順;東北水寨,阮小五、童威;西北水寨,阮小七、童猛。其余各有執事。
從新置立旌旗等項。山頂上立一面杏黃旗,上書“
宋江當日大設筵宴,親捧兵符印信,頒布號令:“諸多大小兄弟,各各管領,悉宜遵守,毋得違誤,有傷義氣;如有故違不遵者,定依軍法治之,決不輕恕。
計開:
梁山泊總兵都頭領二員:呼保義宋江、玉麒麟盧俊義。
掌管機密軍師二員:智多星吳用、入雲龍公孫勝。
一同參贊軍務頭領:神機軍師朱武。
掌管錢糧頭領二員:小旋風柴進、撲天雕李應
馬軍五虎將五員: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雙鞭呼延灼、霹靂火秦明、雙槍將董平
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八員:小李廣花榮、金槍手徐寧、青面獸楊誌、
美髯公朱仝、九紋龍史進、沒遮攔穆弘
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一十六員:
“鎮三山”黃信
“病尉遲”孫立
“醜郡馬”宣贊
“井木犴”郝思文
“百勝將”韓滔
“天目將”彭屺
“聖水將”單廷
“神火將”魏定國
“摩雲金翅”歐鵬
“火眼狻猊”鄧飛
“錦毛虎”燕順
“鐵笛仙”馬麟
“跳澗虎”陳達
“白花蛇”楊春
“錦豹子”楊林
“小霸王”周通
步軍頭領一十員:
“花和尚”魯智深
“行者”武松
“赤發鬼”劉唐
“插翅虎”雷橫
“黑旋風”李逵
“浪子”燕青
“病關索”楊雄
“
“兩頭蛇”解珍
“雙尾蠍”解寶
步軍將校一十七員:
“
“
“八臂哪咤”項充
“飛天大聖”李袞
“病大蟲”薛永
“金眼彪”施恩
“小遮攔”穆春
“打虎將”李忠
“白面郎君”鄭天壽 “雲裏金剛”宋萬
“摸著天”杜遷
“出林龍”鄒淵
“獨角龍”鄒潤
“花項虎”龔旺
“中箭虎”丁得孫
“沒面目”焦挺
“石將軍”石勇
四寨水軍頭領八員:
“混江龍”李俊
“船火兒”張橫
“浪裏白條”張順
“立地太歲”阮小二
“短命二郎”阮小五 “活閻羅”阮小七
“出洞蛟”童威
“翻江蜃”童猛
四店打聽聲息,邀接來賓頭領八員:
東山酒店
“小尉遲”孫新
“母大蟲”顧大嫂
西山酒店
“菜園子”張青
“
南山酒店
“旱地忽律”朱貴 “鬼臉兒”杜興
北山酒店
“催命判官”李立 “活閃婆”王定六
總探聲息頭領一員:
“神行太保”戴宗
軍中走報機密步軍頭領四員:
“鐵叫子”樂和
“鼓上蚤”時遷
“金毛犬”段景住
“白日鼠”白勝
守護中軍馬饒將二員:
“小溫侯”呂方
“賽仁貴”郭盛
守護中軍步軍饒將二員:
“毛頭星”孔明
“獨火星”孔亮
專管行刑劊子二員:
“鐵臂膊”蔡福
“一枝花”蔡慶
專掌三軍內探事馬軍頭領二員:
“矮腳虎”王英
“一丈青”扈三娘
掌管監造諸事頭領一十六員:
行文走檄
定功賞罰軍政司一員:鐵面孔目裴宣
考算錢糧支出納入一員: “神算子”蔣敬
監造大小戰船一員:
“玉蟠竿”孟康
專造一應兵符印信一員
“玉臂匠”金大堅
專造一應旗袍襖一員
“通臂猿”侯健
專治一應馬匹獸醫一員
“紫髯伯”皇甫端
專治諸疾內外科醫士一員
“神醫”安道全
監督打造一應軍器鐵筵一員 “金錢豹”湯隆
專造一應大小號炮一員
“轟天雷”淩振
起造修緝房舍一員
“青眼虎”李雲
屠宰牛馬豬羊牲口一員
“操刀鬼”曹正
排設筵宴一員
“鐵扇子”宋清
監造供應一切酒醋一員
“
監築梁山泊一應城垣一員
“九尾龜”陶宗旺
專一把捧帥字旗一員
“險道神”郁保四
宣和二年四月初一日,梁山泊大聚會,分調人員告示。
當日梁山泊宋公明傳令已了,分調眾頭領已定,各各領了兵符印信,筵宴已畢,人皆大醉,眾頭領各歸所撥寨分。中間有未定執事者,都於將臺前後駐紮聽調。
梁山泊忠義堂上號令已定,各各遵守。宋江揀了
各人拈香已罷,一齊跪在堂上。宋江為首誓曰:“宋江鄙猥小吏,無學無能,荷天地之蓋載,感日月之照臨,聚弟兄於梁山,結英雄於水泊,共一百八人,上符天數,下合人心。自今已後,若是各人存心不仁,削絕大義,萬望天地行誅,神人共戮,萬世不得人身,億載永沈末劫。但願共存忠義於心,同著功勛於國,
光耀飛離士窟閑,天罡地煞降塵寰。
說時豪氣侵肌冷,講處英雄透膽寒。
堂前一卷天文字,休與諸公仔細看。
起頭分撥已定,話不重言。原來泊子裏好漢,但閑便下山,或帶人馬,或隻是數個頭領各自取路去。途次中若是客商車輛人馬,任從經過;若是上任官員,箱裏搜出金銀來時,全家不留,所得之物,解送山寨,納庫公用,其余些小,就便分了折莫。便是百十裏,三二百裏,若有錢糧廣積害民的大戶,便引人去公然搬取上山,誰敢阻當。但打聽得有那欺壓良善暴富小人,積攢得些家私,不論遠近,令人便去盡數收拾上山。如此之為,大小何止千百余處。為是無人可以當抵,又不怕你叫起撞天屈來,因此不曾顯露,所以無有話說。
再說宋江自盟誓之後,一向不曾下山,不覺炎威已過,又早秋涼,重陽節近。宋江便叫宋清安排大筵席,會眾兄弟同賞菊花,喚做“菊花之會”。但有下山的兄弟們,不論遠近,都要招回寨來赴筵。至日,
且說忠義堂上遍插菊花,各依次坐,分頭把盞。堂前兩邊篩鑼擊鼓,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頭上恁教添白發,須邊不可無黃菊。願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統豺虎,禦邊幅;號令明,軍威肅。中心願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樂和唱這個詞,正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隻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卻冷了弟兄們的心!”“黑旋風”便睜圓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隻一腳,把桌子踢起,顛做粉碎。宋江大喝道:“這黑廝怎敢如此無禮?左右與我推去,斬訖報來!”眾人都跪下告道:“這人酒後發狂,哥哥寬恕。”宋江答道:“眾賢弟請起,且把這廝監下。”眾人皆喜。有幾個當刑小校,向前來請李逵,李逵道:“你怕我敢掙紮。哥哥殺我也不怨,剮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說了,便隨著小校去監房裏睡。
宋江聽了他說,不覺酒醒,忽然發悲。吳用勸道:“兄長既設此會,人皆歡樂飲酒,他是粗鹵的人一時醉後沖撞,何必掛懷,且陪眾兄弟盡此一樂。”宋江道:“我在江州醉後,誤吟了反詩,得他氣力來,今日又作《滿江紅》詞,險些兒壞了他性命!早是得眾兄弟諫救了。他與我身上情分最重,因此淚下。”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
次日清晨,眾人來看李逵時,尚兀自未醒,眾頭領睡裏喚起來說道:“你昨日大醉,罵了哥哥,今日要殺你。”李逵道:“我夢裏也不敢罵他,他要殺我時,便由他殺了罷。”眾弟兄引著李逵,去堂上見宋江請罪。宋江喝道:“我手下許多人馬,都是你這般無禮,不亂了法度?且看眾兄弟之面,寄下你項上一刀,再犯必不輕恕。”李逵
一向無事,漸近歲終。那一日久雪初晴,隻見山下有人來報,離寨七八裏,拿得萊州解燈上東京去的一行人,在關外聽候將令。宋江道:“休要執縛,好生叫上關來。”沒多時,解到堂前:兩個公人,八九個燈匠,五輛車子。為頭的一個告道:“小人是萊州承差公人,這幾個都是燈匠。年例,東京著落本州,要燈三架,今年又添兩架,乃是玉柵玲瓏九華燈。”宋江隨即賞與酒食,叫取出燈來看。那做燈匠人將那玉柵燈掛起,安上四邊結帶,上下通計九九八十一盞,從忠義堂上掛起,直垂到地。宋江道:“我本待都留了你的,惟恐教你吃苦,不當穩便,隻留下這碗九華燈在此,其余的你們自解官去。酬煩之資,白銀二十兩。”眾人再拜,懇謝不已,下山去了。
宋江教把這碗燈點在晁天王孝堂內。次日,對眾頭領說道:“我生長在山東,不曾到京師,聞知今上大張燈火,
閱讀:21304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