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來源

《百家姓》 > > 歷史來源

淵源(1)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若敖的後代鬥班,屬於以傳說為氏。若敖的兒子名叫鬥伯比,鬥伯比的兒子名叫令尹子文。

令尹子文,是春秋時期楚國名相,他為楚國的強大和北上爭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令尹,是楚國的官名,相當於宰相。令尹子文姓鬥,名豰於菟(gōuwútù),字子文。他是楚國貴族若敖氏鬥伯比和表妹邙子之女偷情所生,生下後棄在雲夢澤北(今湖北天門),被母虎撫養,當時楚國稱老虎為“於菟”,把餵乳叫“豰”,因此豰於菟的意思就是“虎乳育的”。當時,楚國的附庸國祁國國君祁子出獵時見到豰於菟被老虎餵養,覺得很驚奇,遂抱回鞠養。

豰於菟當上楚國令尹,改名令尹子文。為了楚國的強大,令尹子文主動地獻出自家的私財來緩解國家的財政困難,而不惜自己“有饑色,妻子凍餒”,他在政治上侵削諸大夫的封邑,交還給楚成王羋頵(熊惲),以壯大楚國王室的財富和力量,強化楚成王的王權。這就是子文“毀家紓難”的故事。

據史籍《左傳》中記載,子文於周惠王姬閬十四年(楚成王九年,公元前663年)開始做令尹,到(楚成王三十六年,公元前636年)讓位給子玉,在這二十八年中,他曾數次被罷免而又被重新任命為令尹。

由於令尹子文小時候是吃虎乳長大的,因虎身有斑紋,後代就用“斑”為姓氏。古代,“班”和“斑”兩字通用,其後裔子孫後有改稱班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淵源(2)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大夫耏班,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史籍《左傳·文公十一年》中記載:“宋公於是以門賞耏班,使食其征,謂之耏門。”

周頃王姬壬臣四年(宋昭公子杵臼五年,公元前615年),宋昭公將城門的稅收賞賜給大夫耏班,後世遂用“耏門”來作為食稅、征稅之典實。

在耏班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者,稱班氏,世代相傳至今。

淵源(3)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令尹闕班,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風俗通》的記載:“班姓為楚令尹闕班(鬥班)的後代。得姓始祖鬥班。”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著名的令尹叫闕班。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羋旅(熊侶)執政時期,楚國有個大夫叫鬥越椒,字伯夢,是子良之子,令尹子文之侄,更是楚國一位驍勇善戰的將軍,曾指揮楚軍擊敗過鄭國。

鬥越椒常埋怨楚莊王不升自己的官職,因此心懷不滿,謀欲作反。於是,他乘楚莊王率大軍於周定王姬瑜二年(楚莊王九年,公元前605年)出征陸渾戎時,找到族弟鬥班商議謀反。鬥班不從,反對道:“夫我鬥氏,世受楚國爵祿,此乃喬木老臣,焉可背反哉?”

鬥越椒見鬥班不從,恐其泄露己謀,即拔劍來斬之。鬥班當場大叫:“伯夢欲謀反耶?吾恐鬥氏之鬼絕祀矣!”言未訖,頭已落地。

鬥越椒殺了鬥班之後,率若敖氏之族殺了司馬蒍賈,遂居烝野,之後率本部將卒埋伏在臯滸(今湖北襄樊西部),準備待楚莊王班師回國之時突襲殺之。

到了農歷7月,楚軍得勝歸至臯滸,鬥越椒橫槍勒馬,振甲披袍突然殺出,截住王駕。楚莊王認得是越椒,不知其由,乃問道:“伯夢欲何為耶?”鬥越椒大罵:“無道昏君!我欲誅汝守國。”楚軍大將潘尪從楚莊王身旁搶出,來斬鬥越椒,鬥越椒更不戀戰,抽一勁箭,直望楚莊王車幔射之,楚莊王躲過,其箭貫於車蓋。越椒又抽一矢,望楚莊王心胸射之,楚莊王又躲其箭,直透重鎧。

隨後,大將孫叔敖以王旗麾進諸軍,神箭手養由基則拍馬來取鬥越椒,二馬戰上十合,一旁的潘尪夾攻,鬥越椒措手不及,被由基斬於馬下。楚莊王下令不要降卒,盡斬於臯滸。

其後,楚莊王大屠若敖氏家族,隻有鬥班、鬥克黃二家族不但不殺,還予以賞賜。

在鬥班的後裔子孫中,與令尹子文的後裔子孫一樣,皆以先祖名字中的“班”為姓氏,稱班氏,後有改為半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淵源(4)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巧匠公輸班,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公輸班,公元前507~前444年待考,曹姓,公孫氏,出生於魯國的附庸國小邾國,為沒落貴族後裔,世人因稱其為魯班。

公輸班中國古代最優秀的土木建築工匠、著名的發明家,長期以來受到人民的尊敬,被尊奉為“匠師之祖”。作為傑出的神工巧匠,也成為人們歌頌創造、發明的神話人物。

在公輸班的後裔子孫和弟子中,多有以先祖名字位姓氏者,稱班氏,世代相傳至今。

淵源(5)

源於回族,出自明朝明朝時期古裏國回回舍班,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舍班,古裏國回回,後隨父親經商至中國,入附明朝,被授予南京錦衣衛鎮撫使。

古裏國,即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第三大城市科澤科德(馬拉雅拉姆語為Kozhikode),又稱卡利卡特(英文為Calicut),在中國古籍中稱為古裏國,是昔日的馬拉巴爾地區的一部分。科澤科德以為公元1406年明朝的鄭和、公元1498年葡萄牙的瓦斯科·達·伽馬這兩位東西方航海家的共同登陸的地點和共同去世的地點而著名。特別有意思的是,英文單詞“calico”(印花布、花斑動物、妙齡女學生)就來源於這個城市的名稱。

古裏國出現於公元十三世紀。阿拉伯語中的名字為Kalikut。在宋朝典籍中被稱為南毗國(婆羅門姓Namburi),元朝古籍中稱為“古裏佛”,明朝古籍稱為“古裏”。伊本·白圖泰遊紀中稱為為Kalicut(卡裏卡特)。

古裏國還被稱為公雞堡壘(CockFort)。

古裏國有著古老的歷史。在桑伽姆(Sangam)時期(公元前三~公元三世紀),古裏國就是以泰米爾語Kallikkottai作為名字的港口了。阿拉伯人和中國人在該地長期從事香料貿易,使得這座港口城市逐漸開始繁榮起來。古裏國在後桑伽姆時期的歷史沒有被記載下來,那屬於南部印度的黑暗時期。

公元九世紀時,古裏國成為第二朱羅王朝(Chera)的一部分。朱羅王國又稱Perumals王國。宋徽宗趙佶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這個王國分裂為許多獨立的地區,稱為Nadus,其中包括Ernad和Polanad。古裏國開始時是處於Polanad的統治者Porlarthris的管轄之下。

公元十三世紀時,古裏國是Polanad和Ernad的爭奪的一個重要的城市。Ernad的總部在Nediyiruppu,它的統治者Udaiyavar想要得到一個出海口。經過四十八年的爭鬥,Ernad贏得了勝利,在Velapuram建立了城堡。

在Ernad占據了科澤科德後,統治者Udaiyavar的勢力得到了增強,他被人們稱為SwamiNambiyathiriThirumulpad,後來又改稱Samuri或Samuthiri,歐洲人稱他為“紮莫林”(Zamorin,來源於馬拉雅拉姆語SamuthriRaja,意思是統治大海和山川的人)。被城堡環繞的地帶被稱為Koyil(宮殿)和Kodu(築堡壘於)。據史學家K.V.KrishnanIyer的研究,就是今“科澤科德”名字的來源。

古裏國以其在馬拉巴爾海岸上的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當時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貿易中心。紮莫林將古裏國辟為一個自由港,任何船隻都可以在古裏國停泊,補充淡水和食物。這一舉措使古裏國成為馬拉巴爾海岸最富庶的國家。胡椒和生姜是當時古裏國主要的出口貨物。穆斯林占據著這個國家的統治地位,通過給予馬拉巴爾海岸的阿拉伯人特殊照顧,確保了古裏國在海上貿易的優勢地位。很久以來,古裏國就以它迷人的特征和繁榮的景象吸引著遊客。公元十四世紀時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多次訪問古裏國。直到今天,古裏國曾經擁有的榮耀仍未退色。

元朝時期航海家汪大淵曾訪問過古裏國,在所著《島夷誌略》一書有專篇紀述。從明朝洪武~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中國多次派遣使者訪問古裏國。根據隨鄭和下西洋的翻譯官馬歡所著《瀛涯勝覽》記載,古裏國人分五等:回回、南毗、哲地、革令、木瓜;國人多數信回教,國王南毗人(Namburi),信釋教,掌管國事的大頭目信回教。

古裏國國王曾在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明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明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派遣使者去中國朝貢,貢獻寶石、金腰帶、珊瑚珠、胡椒、木香等;其中的金腰帶是國王令匠人用五十兩黃金抽細絲編成片,鑲嵌多色寶石、珍珠造成的一條寶帶。其時明朝與古裏國兩國關系十分密切。

鄭和率領商船隊七次下西洋,首次下西洋於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冬到達古裏,在之後每次都會訪問古裏。鄭和的船隊帶來去瓷器和絲綢,古裏國國王派掌管國家事務的大頭目帶領二頭目、算手、中介人和明朝官員面對面議價,平等交易,擊掌定價,書寫兩份合約,各收一份,此後無論貨物價格升降,雙方都信守合同無悔。古裏國以六成金幣“法南”(fanam)或銀幣“答兒”(tar)支付貨款。隨後古裏國的富商帶來寶石、珍珠、珊瑚等貨物來議價,為期一到三個月。鄭和的船隊還把古裏國作為補充淡水和食物以及向西進入阿拉伯海和非洲海岸的基地。明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鄭和第二次下西洋到達古裏國後,古裏國國王接受了明成祖朱棣詔封古裏王的敕書和誥命銀印,各頭目接受升賞品級冠服;鄭和還在古裏立石碑亭紀念:“其國去中國十萬余裏,民物鹹若,熙嗥同風,刻石於茲,永示萬世”。根據史料記載鄭下西洋隊伍中還有兩名古裏國人沙班和沙孝祖,二人都是原南京錦衣衛副千戶。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農歷4月,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途中,就在古裏國去世。明萬歷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耶穌教傳教士GodihodeEredia曾看見鄭和在古裏所立的石碑,並予以記載。

古裏國的政治歷史也是西方大國策劃的詭譎和懷有敵意的陰謀故事。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5月,瓦斯科·達·伽馬帶領一個葡萄牙貿易代表團在卡裏卡特北部十八公裏處的Kappad登陸。卡裏卡特當地的統治者和達·伽馬談判從阿拉伯過來的貿易路線時,起了劇烈的沖突。紮莫林派出了一支由八十艘戰船和一千五百人組成的艦隊。最後達·伽馬讓步,以一封模擬兩可的海路權信件為協談條件,並拒絕留下他船上的物品做為抵押。達·伽馬在卡裏卡特留下了幾位葡萄牙水手,做為日後貿易的聯絡人,但是這些葡萄牙籍聯絡人後來都被謀殺了。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2月12日,達·伽馬率領二十艘軍艦再度從葡萄牙出發,準備用葡萄牙的軍事力量來鞏固新開的航線。當達·伽馬抵達卡裏卡特時,他的船隊已擴編到二十九艘,很快征服了該地,並掠奪了大量的貴重商品。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達·伽馬在印度已有“武力至上的問題調停者”的稱呼,他派遣了更多軍艦到東非和西印度,年底的12月24日達·伽馬在當地過逝,被火化後埋在印度柯欽的聖法蘭西斯教堂,直到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才被運回葡萄牙,重葬在維第格拉(Vidiqueira)。

明嘉靖七~十七年(公元1528~1538年),古裏國的統治者在同葡萄牙人爭奪香料貿易主導權的戰爭中連續兩次戰敗,葡萄牙人在科澤科德修築了堡壘。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葡萄牙人對香料貿易的獨占權得到最後承認。和平隻持續了一陣子,在明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當地國王破壞了葡萄牙人的堡壘。明萬歷十六年(公元1588年)葡萄牙人再次贏得了戰爭,重新獲得了在科澤科德駐紮的權利。明萬歷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葡萄牙人和國王的軍隊一起鎮壓了當地海軍將領Kunjali的叛亂。

公元十七世紀的初期,荷蘭人也開始在科澤科德發展貿易,葡萄牙力量和影響開始退色。古裏國聯合荷蘭人在清康熙二~三年(公元1663~1664年)取得了對葡萄牙人的最後的勝利,從而擺脫了葡萄牙人的控制。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英國人在科澤科德開設了一個商業據點,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法國人也開了一個。

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印度邁索爾的穆斯林統治者海德爾·阿裏率領軍隊攻占並破壞了科澤科德,古裏國最後一代統治者在自己的宮殿內自殺。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英國人趕走了邁索爾的統治者,從此開始直接統治科澤科德。

公元1947年,印度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宣告獨立,科澤科德成為馬德拉斯的第一個成員。1956年,印度政府將行政區劃按照語言界限重新組織,科澤科德從此屬於喀拉拉邦。

在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舍班受命出使西域,招撫回回歸附明朝,以功遷到千戶,被明宣宗賜漢姓“沙”,名“班”,史稱沙班。明宣宗當時給舍班賜姓為沙氏,其主要原因即“舍”和“沙”諧音。此後,沙氏成為“回族十三姓”之一。今回族沙氏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江浙地區。

在沙班的後裔子孫中,分衍有一支班氏,屬於因故以先祖名字為氏,世代相傳至今。

閱讀:19914

《历史来源》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