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關 吳學究智取文安縣
ok8.org > 《水滸傳》 >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關 吳學究智取文安縣
話說當下歐陽侍郎奏道:“宋江這夥,都是梁山泊
隻見班部中兀顏都統軍出來啟奏狼主道:“宋江這一夥草賊,招安他做甚?放著奴婢手下,有二十八宿將軍,十一曜大將,有的是
且不說兀顏統軍諫奏,卻說那歐陽侍郎領了遼主聖旨,將了許多禮物馬匹,上了馬,逕投薊州來。宋江正在薊州作養軍士,聽所遼國有使命至,未審來意吉兇,遂取“玄女”之課,當下一蔔,蔔得個上上之兆。便與吳用商議道:“卦中上上之兆,多是遼國來招安我們,似此
且說那歐陽侍郎已到城下,宋江傳令,教開城門,放他進來。歐陽侍郎入到城中,至州衙前下馬,直到廳上。敘禮罷,分賓主而坐。宋江便問:“侍郎來意何幹?”歐陽侍郎道:“有件小事,上達鈞聽,乞屏左右。”宋江遂將左右喝退,請進後堂深處說話。
歐陽侍郎至後堂,欠身與宋江道:“俺大遼國,久聞將軍大名,爭奈
宋江聽罷,便答道:“侍郎言之極是。爭奈宋江出身微賤,鄆城小吏,犯罪在逃,權居梁山水泊,
於是令備酒肴相待,送歐陽侍郎出城上馬去了。宋江卻請軍師吳用商議道:“適來遼國侍郎這一席話如何?”吳用聽了,長嘆一聲,低首不語,肚裏沈吟。宋江便問道:“軍師何故嘆氣?”吳用答道:“我尋思起來,隻是兄長以忠義為主,小弟不敢多言。我想歐陽侍郎所說這一席話,端的是有理。目今宋朝天子,
次日,與公孫勝在中軍閑話,宋江問道:“久聞先生師父羅真人,乃盛世之高士。前番因打高唐州,要破高廉邪法,背地使戴宗,李逵來尋足下說:“尊師羅真人,術法靈驗。”敢煩賢弟,來日引宋江去法座前,焚香參拜,一洗塵俗。未知尊意如何?”公孫勝便道:“貧道亦欲歸望老母,參省本師。為見兄長連日屯兵未定,不敢開言。今日正要稟仁兄,不想兄長要去。來日清晨,同往參禮本師,貧道就行省視老母。”
次日,宋江暫委軍師掌管軍馬。收拾了名香凈果,金珠彩段,將帶花榮、戴宗、呂方、郭盛、燕順、馬麟六個頭領。宋江與公孫勝共八騎馬,帶領五千步卒,取路投九宮縣二仙山來。宋江等在馬上,離了薊州,來到山峰深處。但見青松滿徑,炎暑全無,端的好座佳麗之山。公孫勝在馬上道:“有名喚做呼魚鼻山。” 當下公孫勝同宋江直至紫虛觀前,眾人下馬,整頓衣巾。小校托著信香禮物,逕到觀裏鶴軒前面。觀裏道眾,見了公孫勝,俱各向前施禮,同來見宋江,亦施禮罷。公孫勝便問:“吾師何在?”道眾道:“師父近日隻在後面退居靜坐,少曾到觀。”公孫勝聽了,便和宋公明逕投後山退居內來。轉進觀後,崎嶇徑路,曲折階衢。行不到一裏之間,但見荊棘為籬,外面都是青松翠柏,籬內盡是
宋江進得草庵,羅真人降階迎接。宋江再三懇請羅真人,坐受拜禮。羅真人道:“將軍國家上將,貧道乃山野村夫,何敢當此?”宋江堅意謙讓,要禮拜他。羅真人方才肯坐。宋江先取信香焚燒,參禮了八拜,便呼花榮等六個頭領,俱各禮拜已了。羅真人都教看坐,命童子烹茶獻食已罷。羅真人乃曰:“將軍上應星魁,外合列曜,一同
羅真人道:“將軍少坐,當具素齋。天色已晚,就此荒山草榻,權宿一宵,來早回馬。未知尊意若何?”宋江便道:“宋江正欲我師指教,點悟愚迷,安忍便去。”隨即喚從人托過金珠彩段,上獻羅真人。羅真人乃曰:“貧道僻居野叟,寄形宇內,縱使受此金珠,亦無用處。隨身自有布袍遮體,綾錦彩段,亦不曾穿。將軍統數萬之師,軍前賞賜,日費浩繁,所賜之物,乞請納回。”宋江再拜,望請收納。羅真人堅執不受,當即供獻素齋,齋罷,又吃了茶。羅真人令公孫勝回家省母,明早卻來,隨將軍回城。
當晚留宋江庵中閑話。宋江把心腹之事,備細告知羅真人,願求指迷。羅真人道:“將軍一點忠義之心,與天地均同,神明必相護佑。他日生當封侯,死當廟食,決無疑慮。隻是將軍一生命薄,不得全美。”宋江告道:“我師,莫非宋江此身
命薄,為人到處多磨,憂中少樂。得意濃時,便當退步,切勿久戀富貴。”宋江再告:“我師,富貴非宋江之意,但願弟兄常常完聚,雖居貧賤,亦滿微心。隻求大家安樂。”羅真人笑道:“大限到來,豈容汝等留戀乎?”宋江再拜,求羅真人法語。羅真人命童子取過紙筆,寫下八句法語,度與宋江。那八句說道是:
忠心者少,義氣者稀。
幽燕功畢,明月虛輝。
始逢冬暮,鴻雁分飛。
宋江看畢,不曉其意,再拜懇告:“乞我師金口剖決,指引迷愚。”羅真人道:“此乃天機,不可泄漏。他日應時,將軍自知。夜深更靜,請將軍觀內暫宿一宵,來日再會。貧道當年寢寐,未曾還的,再欲赴夢去也。將軍勿罪!”宋江收了八句法語,藏在身邊,辭了羅真人,來觀內宿歇。眾道眾接至方丈,宿了
一宵。
次日清晨,來參真人,其時公孫勝已到草庵。羅真人叫備素饌齋飯相待。早饌已畢,羅真人再與宋江道:“將軍在上,貧道一言可稟。小徒公孫勝,本從貧道山中出家,遠絕塵俗,正當其理。奈緣是一會下星辰,不由他不來。今俗緣日短,道行日長。若今日便留下,在此伏侍貧道,卻不見了弟兄往日情分。從今日跟將軍去幹大功,如奏凱還京,此時相辭,卻望將軍還放。一者使貧道有傳道之人,二乃免他老母
宋江道:“師父法旨,弟子安敢不聽?況公孫先生與江弟兄,去住從他,焉敢阻當?”羅真人同公孫勝都打個稽首道:“謝承將軍金諾。”當下眾人,拜辭羅真人。羅真人直送宋江等出庵相別。羅真人道:“將軍善加保重,早得封侯建節。”宋江拜別,出到觀前。所有乘坐馬匹,在觀中餵養,從人已牽在觀外俟候。眾道士送宋江等出到觀外相別。宋江教軍馬至半山平坦之處,與公孫勝等一同上馬,再回薊州。
一路無話,早到城中,州衙前下馬。李逵接著說道:“哥哥去望羅真人,怎生不帶兄弟去走一遭!”戴宗道:“羅真人說,你要殺他,好生怪你!”李逵道:“他也奈何的我也勾了!”眾人都笑。
宋江入進衙內,眾人都到後堂。宋江取出羅真人那八句法語,遞與吳用看詳,不曉其意,眾人反覆看了,亦不省的。公孫勝道:“兄長,此乃天機玄語,不可泄漏。收取過了,終身受用,休得隻顧猜疑。師父法語,過後方知。”宋江遂從其說,藏於天書之內。
自此之後,屯駐軍馬,在薊州一月有余,並無軍情之事。至七月半後,檀州趙樞密行文書到來,說奉朝廷聖旨,催兵出戰。宋江接得樞密院紮付,便與軍師吳用計議,前到玉田縣,合會盧俊義等,操練軍馬,整頓軍器,分撥人員已定,再回薊州,祭祀旗纛,選日出師。聞左右報道:“遼國有使來到。”宋江出接,卻是歐陽侍郎,便請入後堂。敘禮已罷,宋江問道:“侍郎來意如何?”歐陽侍郎道:“乞退左右!”宋江隨即喝散軍士。侍郎乃言:“俺大遼國主,好生慕公之德。若蒙將軍慨然歸順,肯助大遼,必當建節封侯。全望早成大義,免俺國主懸望之心。”
宋江答道:“這裏也無外人,亦當盡忠告訴:侍郎不知前番足下來時,眾軍皆知其意。內中有一半人,不肯歸順。若是宋江便隨侍郎出幽州,朝見狼主時,有副先鋒盧俊義,必然引兵追趕,若就那裏城下廝並,不見了我弟兄們日前的義氣。我今先帶些心腹之人,不揀那座城子,借我躲避。他若引兵趕來,知我下落,那時卻好回避他。他若不聽,卻和他廝並,也未遲。他若不知我等下落時,他軍馬回報東京,必然
歐陽侍郎聽了宋江這一席言語,心中甚喜,便回道:“俺這裏緊靠霸州,有兩個隘口:一個喚做益津關,兩邊都是險峻高山,中間隻一條驛路;一個是文安縣,兩面都是惡山,過的關口,便是縣治。這兩座去處,是霸州兩扇大門。將軍若是如此,可往霸州躲避。此州是俺遼國國舅康裏安定守把。將軍可就那裏,與國舅同住,如何?”宋江道:“若得如此,宋江星夜使人回家,搬取老父,以絕根本。侍郎可暗地使人來引宋江去。隻如此說,今夜我等收拾也。”歐陽侍郎大喜,別了宋江,上馬去了。
當日宋江令人去請盧俊義,吳用,朱武到薊州,一同計較智取霸州之策。下來便見宋江,酌量已定,盧俊義領令去了。吳用,朱武暗暗吩咐眾將,如此如此而行。宋江帶去人數:林沖、花榮、朱仝、劉唐、穆弘、李逵、樊瑞、鮑旭、項充、李袞、呂方、郭盛、孔明、孔亮,共計一十五員頭領,止帶一萬來軍校。撥定人數,隻等歐陽侍郎來到便行。望了兩日,隻見歐陽侍郎飛馬而來,對宋江道:“俺狼主知道將軍實是好心的人,既蒙歸順,怕他宋兵做甚麼?俺大遼國,有的是好兵好將,強人壯馬相助。你既然要取令大人,不放心時,且請在霸州與國舅作伴,俺卻差人去取未遲。”宋江聽了,與侍郎道:“願去的軍將,收拾已完備,幾時可行。”歐陽侍郎道:“則今夜便行,請將軍傳令。”
宋江隨即吩咐下去,都教馬摘鑾鈴,軍卒
國舅見了宋江,
且說文安縣得了歐陽侍郎的言語,便差人轉出益津關上,報知就裏,說與備細。上關來望時,隻見塵頭蔽日,土霧遮天,有軍馬奔上關來。把關將士準備擂木炮石,安排對敵,隻見山前一騎馬上,坐著一人,秀才模樣,背後一個行腳僧、一個行者,隨後又有數十個百姓,都趕上關來。馬到關前,高聲大叫:“我是宋江手下軍師吳用,欲待來尋兄長,被宋兵追趕得緊,你可開關救我!”把關將道:“想來正是此人!”隨即開關,放入吳學究來。隻見那兩個行腳僧人、行者,也挨入關。關上人當住,那行者早撞在門裏了。和尚便道:“俺兩個出家人,被軍馬趕的緊,救咱們則個!”把關的軍漢,定要推出關去。那和尚發作,行者焦躁,大叫道:“俺不是出家人,俺是殺人的太歲魯智深、武松的便是!”花和尚輪起鐵禪杖,攔頭便打;武行者掣出雙戒刀,就便殺人,正如
卻說吳用飛馬奔到霸州城下,守門的番官報入城來。宋江與歐陽侍郎在城邊相接,便教引見國舅康裏定安。吳用說道:“吳用不合來的遲了些個。正出城來,不想盧俊義知覺,直趕將來,追到關前。小生今入城來,此時不知如何。”又見流星探馬報來說道:“宋兵奪了文安縣,軍馬殺近霸州。”定安國舅便教點兵,出城迎敵,宋江道:“未可調兵,等他到城下,宋江自用好言招撫他。如若不從,卻和他廝並未遲。”隻見探馬又報將來說:“宋兵離城不遠!”定安國舅與宋江一齊上城看望。見宋兵
盧俊義大罵道:“俺在北京
宋江引軍到城中,諸將都至州衙內來,參見宋江。宋江傳令,先請上定安國舅,並歐陽侍郎,金福侍郎,葉清侍郎,並皆分坐,
且說安定國舅,與同三個侍郎,帶領眾人,歸到燕京,來見狼主,備細奏說宋江詐降一事,因此被那夥蠻子,占了霸州。遼主聽了大怒,喝罵歐陽侍郎:“都是你這奴才佞臣,往來搬弄,折了俺的霸州緊要的城池,教俺燕京如何保守?快與我拿去斬了!”班部中轉出兀顏統軍,啟奏道:“狼主勿憂,量這廝何須國主費力。奴才自有個道理,且免斬歐陽侍郎。若是宋江知得,反被他恥笑。”遼主準奏,赦了歐陽侍郎。
兀顏統軍奏道:“奴才引起部下二十八宿將軍,十一曜大將,前去布下陣勢,把這些蠻子,一鼓兒平收!……”說言未絕,班部中卻轉出賀統軍前來奏道:“狼主不用憂心,奴才自有個見識。常言道:
閱讀:21344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