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獸

《博物誌》 > 卷三 > 異獸

漢武帝時,大苑之北胡人有獻一物,大如狗,然聲能驚人,雞犬聞之皆走,名曰猛獸。帝見之,怪其細小。及出苑中,欲使虎狼食之。虎見此獸即低頭著地,帝為反觀,見虎如此,欲謂下頭作勢,起搏殺之。而此獸見虎甚喜,舐唇搖尾,徑往虎頭上立,因搦虎面,虎乃閉目低頭,匍匐不敢動,搦鼻下去,下去之後,虎尾下頭起,此獸顧之,虎輒閉目。

後魏武帝伐冒頓,經白狼山,逢獅子。使人格之,殺傷甚眾,王乃自率常從軍數百擊之,獅子哮吼奮起,左右鹹驚。王忽見一物從林中出,如貍,起上王車軛,獅子將至,此獸便跳起在獅子頭上,即伏不敢起。於是遂殺之,得獅子一。還,來至洛陽,三十裏雞犬皆伏,無鳴吠。

九真有神牛,乃生溪上,黑出時共鬥,即海沸,黃或出鬥,岸上家牛皆怖,人或遮則霹靂,號曰神牛。

昔日南貢四象,各有雌雄。其一雄死於九真,乃至南海百有余日,其雌塗土著身,不飲食,穴草,長史問其所以,聞之輒流涕。

越嶲國有牛,稍割取肉,牛不死,經日肉生如故。

大宛國有汗血馬,天馬種,漢、魏西域時有獻者。

文馬,赤鬣身白,目若黃金,名吉黃之乘,復薊之露犬也。能飛食虎豹。

蜀山南高山上,有物如獼猴。長七尺,能人行,健走,名曰猴玃,一名馬化,或曰猳玃。伺行道婦女有好者,輒盜之以去,人不得知。行者或每遇其旁,皆以長繩相引,然故不免。此得男子氣,自死,故取女不取男也。取去為室家,其年少者終身不得還。十年之後,形皆類之,意亦迷惑,不復思歸。有子者輒俱送還其家,產子皆如人,有不食養者,其母輒死,故無敢不養也。及長,與人無異,皆以楊為姓,故今蜀中西界多謂楊率皆猳玃、馬化之子孫,時時相有玃爪也。

小山有獸,其形如鼓,一足如蠡。澤有委蛇,狀如轂,長如轅,見之者霸。

猩猩若黃狗,人面能言。

閱讀:4313

《异兽》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