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淳之

《南史》 > 卷七十五·隱逸上 > 孔淳之

孔淳之字彥深,魯人也。祖惔,尚書祠部郎。父粲,秘書監征,不就。

淳之少有高尚,愛好墳籍,爲太原王恭所稱。居會稽剡縣。性好山水,每有所遊,必窮其幽峻,或旬日忘歸。嘗遊山,遇沙門釋法崇,因留共止,遂停三載。法崇嘆曰:“緬想人外三十年矣,今乃傾蓋於茲,不覺老之將至也。”及淳之還,乃不告以姓。除著作佐郎、太尉參軍,並不就。

居喪至孝,廬於墓側。服闋,與征士戴顒、王弘之及王敬弘等共爲人外之遊,又申以婚姻。敬弘以女適淳之子尚,遂以烏羊系所乘車轅,提壺爲禮。至則盡歡共飲,迄暮而歸。或怪其如此,答曰:“固亦農夫田父之禮也。”

會稽太守謝方明苦要之不能致,使謂曰:“茍不入吾郡,何爲入吾郭?”淳之笑曰:“潛遊者不識其水,巢棲者非辯其林,飛沈所至,何問其主。”終不肯往。茅室蓬戶,庭草蕪徑,唯床上有數帙書。元嘉初,復征爲散騎侍郎,乃逃於上虞縣界,家人莫知所在。弟默之爲廣州刺史,出都與別,司徒王弘要淳之集冶城,即日命駕東歸,遂不顧也。元嘉七年卒。

默之儒學,註谷梁春秋。默之子熙先,事在範曄傳。

閱讀:7257

《孔淳之》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