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譯文
自古以來,宦官擾亂國家,比女人造成的禍患還要嚴重。女人,隻不過是使君主沈溺於美色罷了,而宦官的危害可不止一條。
宦官所擔當的職責就是侍奉在君主身邊,容易與君主形成親密關系,他們的用心專一並且毒辣,他們能用微小的好處來迎合別人的心意,能用小忠小信獲得君主的信任,使人君必然信任、親近他們。等到獲得了君主的完全信任,然後就用禍福來恐嚇他、挾制他。這時候雖然有忠臣賢士在朝中,但君主認為他們和自己關系疏遠,不如侍奉他起居飲食、成天在自己左右侍奉自己的親隨那樣可靠。所以君主與成天在左右侍奉自己的人日益親密,而對忠臣賢士們則日益疏遠,君主便會日益變得勢單力孤。勢單力孤,則懼怕發生禍患的心理就更加嚴重。而挾持自己的人的地位就會更加牢固。君主的安危,決定於這些人的喜怒;而禍患就潛伏在他的內廷之中。於是過去認為可以依靠的人,正是現在為患的根源。
當發覺禍患已深的時候,想要和平日裏疏遠的大臣們一起除掉左右的親隨,行動慢了就會使禍患日益嚴重;操之過急,又會使那些親隨挾持自己作為人質。這時候即使是智慧再高的人,也不能與他共商對策了。就算是能夠商議對策,也很難實際著手去做。即使做了,也有可能不成功,到了最嚴重的時候,很可能產生兩敗俱傷的後果。禍患大的可以亡國,次一點的會讓自己喪命,並且會使世上的奸雄們以此為借口乘機而起,把宦官與其同黨盡皆除掉,大快天下人之心後才算完。過去歷史上記載的宦官之禍往往如此,而且不止一代。
作為君主,並不是故意要在宮中養虎成患,在朝堂之上疏遠忠臣賢士,這是日積月累逐步發展而成的,是形勢發展使他自然而然地走入此途的。所以沈迷於女色,如果不幸一直執迷不悟,那麽禍患就要隨之降臨了;但是一旦醒悟,把她們攆出去就行了。而宦者造成的禍患,雖然有所悔悟,但已經形成的形勢使得自己沒有辦法把他們除掉;唐昭宗的事就是這樣。所以說“比女人造成的禍患還要嚴重”,就是指這些,怎能不有所戒懼呢?
閱讀:21039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