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帝至正二十四年(甲辰,一三六四年)
《續資治通鑒》 > 元紀三十五 > 順帝至正二十四年(甲辰,一三六四年)
春,正月,丙寅朔,吳李善長、徐達等奉表吳國公勸進,公曰:“戎馬未息,瘡痍未蘇,天命難必,人心未定,若遽稱尊號,誠所未遑。俟天下大定,行之未晚。”群臣固請不已,乃即吳王位,建百司官屬,置中書省左右相國。以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常遇春、俞通海為平章政事,汪廣洋為右司郎中,張昶為左司郎中。
時小明王在滁州,中書設禦座,以正旦行慶賀禮。劉基罵曰:“彼牧豎耳,奉之何為!”遂不拜。然猶以龍鳳紀年,封拜、除授及有司文牒,並雲:“皇帝聖旨,吳王令旨”。
丁卯,吳命減取官店錢。先是設官店以征商,吳王以稅重病民,故減之。
戊辰,吳王退朝,謂左相國徐達等曰:“卿等為生民計,共推戴予。然建國之初,當先正紀綱。元氏昏亂,紀綱不立,主荒臣專,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
二月,乙未朔,吳王以諸將圍武昌久不下,復親往視師。辛亥,至武昌,督兵攻城。
先是陳理太尉張定邊見事急,潛遣卒縋城走嶽州,告其丞相張必先使入援。至是必先引兵至洪山,去城二十裏,王命常遇春率精銳五千擊之,敵兵大敗,遂擒必先。必先
王復遣友諒舊臣羅復仁入城,諭理使降,復仁因清曰:“主上推
師圍武昌凡六閱月而降,士卒無敢入城,市井晏然不知有兵。城中民饑困,命給米賑之,召其父老撫慰,民大悅。於是漢、沔、荊、嶽郡縣相繼來降,立湖廣行省中書,以樞密院判楊璟為參政守之。
初,陳友諒命其兄友才,與左丞王忠信等守潭州,吳王至武昌,友才遣忠信來援,忠信戰敗而降,王授以參政,俾仍守潭州。友才率兵拒之於益陽,忠信巽辭開諭之,友才亦降,與其子俱送建康。友才,所謂“二王”者是也。
李明道被獲,送武昌,伏誅。
明道,豐城人,故友諒將也,尋歸吳,後復叛附於友諒。友諒敗滅,明道俱,走歸豐城,剪其發髯,逃匿武寧山中。有荼客識之,縛送武昌,王數其反覆之罪,戮之。
三月,乙醜,吳王至建康。丙寅,封陳理為歸德侯。
吳置起居註、給事中。
戊辰,吳以中書左丞湯和為平章政事。
時和守常州,率元帥吳福興以舟師徇黃楊山,遇張士誠水軍,擊敗之,擒其千戶劉文興等,獲風般六艘,胡有是命。
己巳,吳王謂中書省臣曰:“郡縣官年五十以上者,雖練達政事,而精力既衰,宜令有司選民間俊秀年二十五以上、資性明敏、有學識才幹者,辟赴中書,與年老者參用之。後老者休致而少者已熟於事,如此則人才不乏而官使得人。其下有司,宣布此意,悉令知之。”
吳江西行省以陳友諒鏤金床進,王觀之,謂侍臣曰:“此與孟昶七寶溺器何異!以一床工巧若此,其餘可知。陳氏父子窮奢極靡,焉得不亡!”即命毀之。
辛未,吳王禦西樓,有軍士十餘人,自陳戰功以求升賞,王諭之曰:“爾從我有年,才力勇怯,我縱不知,將爾者必知之。爾有功,予豈遺爾!爾無功,豈可妄陳!且爾曹不見徐相國耶?今貴為元勛,其同時相從者猶在行伍。予亦豈忘之?以其才智止此,不能過人故耳。爾曹茍能黽勉立功,異日爵賞,我豈爾惜!但患不力耳。”於是無有復言者。
乙亥,監察禦史王多勒圖、崔布延特穆爾諫皇太子勿親征。
先是博啰特穆爾陰使人殺其叔父左丞伊珠爾布哈,
閱讀:19160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