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道濟

《南史》 > 卷十五 > 檀道濟

檀道濟,高平金鄉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喪備禮,奉兄姊以和謹稱。宋武帝建義,道濟與兄韶祗等從平京城,俱參武帝建武將軍事。累遷太尉參軍,封作唐縣男。

義熙十二年,武帝北伐,道濟爲前鋒,所至望風降服。徑進洛陽,議者謂所獲俘囚,應悉戮以爲京觀。道濟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於是中原感悅,歸者甚衆。長安平,以爲瑯邪內史。

武帝受命,以佐命功,改封永修縣公,位丹陽尹、護軍將軍。武帝不豫,給班劍二十人。出爲鎮北將軍、南兗州刺史。徐羨之等謀廢立,諷道濟入朝,告以將廢廬陵王義真,道濟屢陳不可,竟不納。將廢帝夜,道濟入領軍府就謝晦宿,晦悚息不得眠。道濟寢便睡熟,晦以此服之。

文帝即位,給鼓吹一部,進封武陵郡公。固辭進封。道濟素與王弘善,時被遇方深,道濟彌相結附,每構羨之等,弘亦雅仗之。上將誅徐羨之等,召道濟欲使西討。王華曰:“不可。”上曰:“道濟從人者也,曩非創謀,撫而使之,必將無慮。”道濟至之明日,上誅羨之、亮。既而使道濟與中領軍到彥之前驅西伐,上問策於道濟。對曰:“臣昔與謝晦同從北征,入關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練,殆難與敵;然未嘗孤軍決勝,戎事恐非其長。臣悉晦智,晦悉臣勇。今奉王命外討,必未陣而禽。”時晦本謂道濟與羨之同誅,忽聞來上,遂不戰自潰。事平,遷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

元嘉八年,到彥之侵魏,已平河南,復失之。道濟都督征討諸軍事,北略地,轉戰至濟上,魏軍盛,遂克滑臺。道濟時與魏軍三十余戰多捷,軍至歷城,以資運竭乃還。時人降魏者具說糧食已罄,於是士卒憂懼,莫有固誌。道濟夜唱籌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軍謂資糧有餘,故不復追,以降者妄,斬以徇。

時道濟兵寡弱,軍中大懼。道濟乃命軍士悉甲,身白服乘輿,徐出周邊。魏軍懼有伏,不敢逼,乃歸。道濟雖不克定河南,全軍而反,雄名大振。魏甚憚之,圖之以禳鬼。還進位司空,鎮尋陽。

道濟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並經百戰,諸子又有才氣,朝廷疑畏之。時人或目之曰:“安知非司馬仲達也。”

文帝寢疾累年,屢經危殆,領軍劉湛貪執朝政,慮道濟爲異說,又彭城王義康亦慮宮車晏駕,道濟不復可制。十二年,上疾篤,會魏軍南伐,召道濟入朝。其妻向氏曰:“夫高世之勛,道家所忌,今無事相召,禍其至矣。”及至,上已間。十三年春,將遣還鎮,下渚未發,有似鷦鳥集船悲鳴。會上疾動,義康矯詔召入祖道,收付廷尉,及其子給事黃門侍郎植、司徒從事中郎粲、太子舍人混、征北主簿承伯、秘書郎中尊等八人並誅。時人歌曰:“可憐白浮鳩,枉殺檀江州。”道濟死日,建鄴地震白毛生。又誅司空參軍薛肜、高進之,並道濟心腹也。

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裏長城。”魏人聞之,皆曰“道濟已死,吳子輩不足復憚”。自是頻歲南伐,有飲馬長江之誌。

文帝問殷景仁曰:“誰可繼道濟?”答曰:“道濟以累有戰功,故致威名,余但未任耳。”帝曰:“不然,昔李廣在朝,匈奴不敢南望,後繼者復有幾人?”二十七年,魏軍至瓜步,文帝登石頭城望,甚有憂色。嘆曰:“若道濟在,豈至此!”

韶字令孫,以平桓玄功封巴丘縣侯。從征廣固,率所領先登,位瑯邪內史。從討盧循,以功更封宜陽縣侯,拜江州刺史,以罪免。

韶嗜酒貪橫,所蒞無政績,上嘉其合門從義,道濟又有大功,故特見寵授。卒。子臻字系宗,位員外郎,臻子珪。

珪字伯玉,位沅南令。元徽中,王僧虔爲吏部尚書,以珪爲征北板行參軍。珪訴僧虔求祿不得,與僧虔書曰:“仆一門雖謝文通,乃忝武達。群從姑叔,三媾帝姻,而令子侄餓死,遂不荷潤。蟬腹龜腸,爲日已久。饑彪能嚇,人遽與肉,餓驎不噬,誰爲落毛。雖復孤微,百世國士,姻媾位宦,亦不後物。尚書同堂姊爲江夏王妃,檀珪同堂姑爲南譙王妃;尚書伯爲江州,檀珪祖亦爲江州。仆於尚書人地本懸,至於婚宦皆不殊絕。今通塞雖異,猶忝氣類,尚書何事爲爾見苦。”僧虔報書曰:“吾與足下素無怨憾,何以相苦?直是意有左右耳。”乃用爲安成郡丞。

祗字恭叔,與兄韶弟道濟俱參義舉,封西昌縣侯,歷位廣陵相。義熙十年,亡命司馬國璠兄弟自北徐州界潛得過淮,因天陰闇,夜率百許人緣廣陵城入,叫喚直上聽事。祗被射傷股,語左右曰:“賊乘暗得入,欲掩我不備,但打五鼓懼之,曉必走矣。”賊聞鼓鳴,直謂爲曉,乃奔散,追殺百餘人。

宋國初建,爲領軍。祗性矜豪,樂在外放恣,不願內職,不得誌,發疾不自療,其年卒於廣陵。諡曰威侯。傳嗣至齊受禪,國除。

閱讀:5469

《檀道济》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