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譯文

《晉書》 > 帝紀第九章 > 白話譯文

簡文皇帝名昱,字道萬,是元帝的小兒子。他幼年時就很聰明,得到元帝的鐘愛。郭璞見到他,對人說:“振興晉室的,一定是這個人。”司馬昱長大後,清虛寡欲,尤其擅長談玄。

永昌元年,元帝下詔說:“先公武王、先考恭王統治瑯邪。父子世代相承,現在嗣位的人還沒有立祭祀沒有主持,朕常常為此傷心。兒子司馬昱仁厚賢明,有智謀氣度,可以恭敬地侍奉祖宗,用以慰藉祖宗無盡的恩德。封司馬昱為瑯邪王,食邑依然是會稽、宣城。”

鹹和元年,司馬昱的生母鄭夫人去世。簡文帝當時年僅七歲,哭祭生母都哭出了血,堅決請求穿重喪孝服。成帝可憐他,答應了他的請求,因而改封為會稽王,援散騎常侍。九年,升右將軍,加授侍中。鹹康六年,進升撫軍將軍,兼領秘書監。

建元元年夏五月癸醜,康帝下詔說:“太常覺得敬奉天地,兼管宗廟,它的職責可以說很大。所以古往今來挑選作用,都選擇有聲望,兼為博學的儒士。會稽王崇尚清虛,孜孜不倦立誌求道,在高官要位上從容不迫,諷議朝野,就讓會稽王兼領太常,原有的官職不變。”永和元年,崇德太後臨朝,司馬昱進升為撫軍大將軍、錄尚書六條事。二年,驃騎何充死了,崇德太後下詔帝讓簡文帝專權處理國家事務。八年,進升司徒,司馬昱堅決推辭不受。穆帝開始行冠禮時,簡文帝要求歸還國政,穆帝不答應。廢帝即位後,因為瑯邪王沒有繼承人,又改封簡文帝為瑯邪王,封他的兒子司馬明為會為會稽王。簡文帝極力推辭,所以雖封瑯邪王卻不除去會稽王的封號。太和元年,進升丞相、錄尚書事,入朝時不需趨步上前,參拜時不必稱名,可以佩劍穿鞋上殿,供給他六十名羽葆鼓吹班劍儀仗隊,簡文帝又極力推讓。到了廢帝被廢黜後,皇太後下詔說:“丞相、錄尚書、會稽王是中宗之後,德性美好,高尚後美崇尚清虛,神妙表現在處事之外。以輔佐重臣的地位,所以輔導三代帝王主持國政。道德教化流布,眾望所歸,日子已經很久了。應該順從天意民心,來即帝位。主管的人明確依從當時典章,按時施行”於是大司馬桓溫率百官進入太極前殿,準備好皇帝乘車,到會稽王的官邸去迎接簡文帝,在朝堂上改換服裝,穿戴著平巾幘和單衣,向東方下拜接受璽綬。

鹹安元年冬十一月己酉,司馬昱即皇帝位。桓溫出宮駐留在中堂,命令軍隊駐守,乙卯,溫奏上奏皇帝請求廢黜太宰、武陵王司馬晞和他的兒子司馬總。皇帝詔令魏郡太守毛安之帥領他的軍隊在殿內值宿警衛,改元為鹹安。辛亥日,桓溫派弟弟桓秘逼迫新蔡王司馬晃到西堂去,逼他說和太宰、武陵王司馬晞等人謀反。皇帝對著司馬晃流著眼淚,桓溫把司馬晃等人抓起來交付廷尉發落。癸醜日,殺了東海王的兩個兒子和他們的母親。當初,皇帝淡泊清虛簡傲高貴,歷任三朝宰相,桓溫平素敬仰害怕他。到了皇帝接見了桓溫,對著他悲傷地哭泣,桓溫怕得說不出話。到了這個時候,一些官吏秉承桓溫的旨意,上奏請求誅殺武陵王司馬晞,皇帝不答應。桓溫再三地堅持,皇帝親自下詔書回答說:“如果晉室國長久,明公就應該奉行前詔。如果晉室大運已去,那麽請讓我給聖賢的人讓路。”桓溫看了,嚇得一身冷汗,臉色也變了,便不復再說。乙卯日,廢黜司馬晞和他的三個兒子,流放到新安。丙辰日,把新蔡王司馬晁流放到衡陽。戊午日,下詔說:“王室多難,穆帝、哀帝過早離開人世,皇統早有變更,帝位沒有主人。東海王是皇帝母弟這樣親近的親屬,入朝繼承大統,繼掌這位多年,昏暗遠道,擾亂朝綱,人倫敗壞,大禍將要降臨,我祖宗的神靈不知寄托何處。皇太後深為皇室基業擔憂,及時定下大計。大司馬遵循天人意誌,協同神明大略,親自率領王公們,恭敬地承受聖明之命。雲霧既已掃除,皇室得以清明,就顧念於朕,繼承弘大功業。即使是伊尹安定殷朝,博陸安定漢室,也無法超過。朕以寡薄德行,暫居皇位,實在擔心眼光狹隘,不能擔負起重任,戰戰兢兢,不知如何成功。思念和千萬百姓更新天下,朕決定大赦天下,百姓大宴五天,文武官員品秩增加二等,賞賜孝順忠貞的人和老弱病殘,沒有人養的,每人五斛大米。”己未日,賞賜桓溫三萬軍人,每人一匹布,米一斛。庚申日,加授大司馬桓溫為丞相,桓溫不接受。辛酉日,桓溫從白石回來,鎮守姑孰。任命冠軍將軍毛武生都督荊州的沔中、揚州的義城諸軍事。十二月戊子,皇帝下詔書,因為京都的物資儲備很多,權且停止一年的運送。庚寅日,廢黜東海王司馬奕為海西公,食邑為四千戶。辛卯日,第一次在太廟進獻淥酒。

二年春正月辛醜,百濟、林邑王各自派使者來進貢地方土特產。二月,苻堅到遼東攻打慕容桓,消滅了幕容桓。三月丁酉,下詔說:“朕處在宰相的位置上經歷了三朝,不能夠使時世太平,而海西公更新喪失了德行,差一點傾覆了皇室江山,仰賴著祖宗神靈的恩德,皇太後美德順應天運,輔弼的忠賢百官全力,因而能夠在蒼天掃盡蕩氣,在宇宙照耀著朝陽的光輝。於是托殘軀在王公之上,思念著依賴賢臣們,用以矯正朕的過失。振本自末,遏制浮華豪奢,使得清渴分開,勝任的和不勝任的有別,官吏沒有不好的政事,士人沒有非議,如果沒有責罰和資歷,那麽道德禮儀怎麽施行?而且,強大的敵人還沒有消滅,勞役還沒有停息,除非是軍事國政戰爭祭祀這些要務,那些華美的修飾、繁雜的費用都減省掉。隱退於幽谷裏的賢才,隨俗沈浮的士人,即使堅持天一樣高的誌節,隱居於幽深的山谷,想要以高尚的道義,以振興協同的美譽,哪裏比得上自滿於山水之間,隱遁在深山幽谷,遵循著匹夫的高潔,卻忘記了兼濟天下的大義呢?古人不習藉前代賢人,朕因而也對今日懷有虛想。內外百官,各自勤勉地務政,使得善事無不傳布,惡事無不上報,讓詩人沒有素餐那樣的諷刺,我也得到虛心訪求之名。”癸醜日,下詔說:“我繼承祖宗的大基業,但是不善於治理國政,害怕不能治理好上天所賦予的事業,振興祖先的基業,整天擔憂,就好像涉過河水一樣。全靠輔政大臣們竭盡忠誠,同心合力,內外的大臣們竭盡全力謀劃來輔佐,文武百官表現出了不顧自我的節操,希望能長此以往,最終能夠普救天下,每當我想到戰爭還沒有停息,國家和人民都疲勞困苦,藩鎮有守衛邊境的要務,戍守的戰士懷有《東山》詩所描述的憂慮,他們有的是在沙場上戰鬥到老,忠貞勞苦還沒有得到獎賞,有的是長久服役,家裏卻連糧食儲備都沒有,何嘗不是天還沒有亮就起床,半夜還顧不上睡覺。我雖然不能夠親自去撫慰和巡視他們,但是我也希望把我的心情傳達給他們知道。派遣大使去慰問大司馬,並慰問地方長官,到邊戍去,宣讀詔書,犒勞戰士,使他們安心。又按規定賞賜,讓他們的全都能知道”乙卯日,下詔說:“在先前的變故之後,各種物品都不充足,官員們平素的俸祿都很菲薄,這是隨時而定的做法。但是在朝中減省膳食,俸祿不能代替勞作,這不是通常的制度。現在購物儲備日漸非足,可適當增加俸祿。”豫章出現怪獸。夏四月,把海西公調到吳縣西柴裏。追貶庾後說夫人。六月,派使者去授拜百濟王余句為鎮東將軍,兼領樂浪太守。戊子日,前護軍將軍庚希領兵謀反,從海陵進入京口,晉陵太守卞眈逃到曲阿。秋七月壬辰,桓溫派東海內史周少孫討庚希,擒獲了他,在建康鬧市把他殺了。己未日,立會稽王司馬昌明為皇太子,皇子司馬道子為瑯邪王,兼領會稽內史。當天,皇帝在東堂去世,享年五十三歲。安葬在高平陵,廟號太宗。遺詔讓桓溫輔弼國政,依照諸葛亮、王導故事。

簡文帝年輕時有風儀,形貌舉止都很好,留心典籍,不把居住環境放在心上,坐席上積滿了塵土,他依然高興。曾經和桓溫以及武陵王司馬晞同車遊覽版橋,桓溫突然命令擂起鼓,吹號角,車馬突然間飛速奔馳,想看看他們二人的表現。司馬晞非常驚恐,請求下車,但是簡文帝神色鎮定,一點兒也不驚慌,恒溫因此敬畏他。桓溫倚仗他的文武官職,多次立大功,又加上廢舊帝立新帝,威震朝廷內外。簡文帝雖然處在帝位,但隻能拱手沈默、持守常道而已,常常害怕被廢黜。先前,災惑星進入太微,不久海西公就被廢黜。到了簡文化帝登上帝位時,災惑星又入太微,簡文帝非常憎惡此事。當時中書郎郗超當值,皇帝就把他叫進去,對他說“生命的長短,固然是不加考慮的,所以不應再有前些日子的廢立的事情了吧!”郗超說:“大司馬桓溫正在內部鞏固江山,對外籌劃非常之事,臣下用全家來擔保。”到了郗超請求急速探視父親,皇帝對他說:“請轉達我對令尊的問候,國家的事情,竟然到了這個地步!因為我不能用正道來匡正社稷,羞愧之深,語言怎麽能表達得出。”於是詠詠庾闡的詩歌道“誌士為朝廷的危急而痛心,忠臣為君主受辱而悲哀”,最後淒然淚下沾濕了衣襟。簡文帝雖然風識通達,但是沒有救世的遠大謀略,所以謝安稱他為惠帝之流,隻是清談略強一些而已。和尚支道林曾經說“會稽王有高遠的外表卻沒有高遠的神”。謝靈運追述他的行事,也認為他是周赧王周獻王那樣的人物。

孝武皇帝名曜,字昌明,是簡文帝司馬昱的第三個兒子。

興寧三年(365)六月十二日,始封為會稽王。

鹹安二年(372)秋七月二十八,立為皇太子。這一天,簡文帝駕崩,太子即皇帝位。下詔書說:“朕以不幸,忽逢喪事,呼天搶地,不知所訴。年齡幼弱,國勢垂危,深深感到社稷之重,憂慮不能擔當重任。仰賴祖宗顯靈,積德享祀,先帝風俗敦厚古樸,聖明的道德教化,流傳在民間。宰輔英明賢德,勛高德重。接受遺命,實賴眾人匡正訓導。公卿克盡職守,百官勤於政事。希望弱小之君有所寄托,祖先的基業不被墜毀。先祖遺留的恩惠,傳播到四海,我想弘揚其余潤,使黎民康寧。將大赦天下,與民除舊布新。”九月二十四日,追贈皇母會稽王妃為順皇後。十月初八,將簡文皇帝安葬在高平陵。十一月初五,妖賊盧悚清晨進入朝廷宮殿,遊擊將軍毛安之等人捉住了他。這一年,三吳大旱,許多人餓死,下詔大旱地區賑災救給。苻堅攻陷仇池,捉住了秦州刺史楊世。

寧康元年(373)正月初一,改用新年號。二月,大司馬桓溫前來朝拜。三月二十六日,下詔免除丹陽、竹格等四座橋梁的稅收。五月,天旱。七月十四,使持節、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錄尚書、大司馬、揚州牧、平北將軍、徐州兗州刺史、南郡公桓溫死。二十五日,晉升右將軍桓豁為征西將軍。以州刺史桓沖為中軍將軍、都督揚州、豫州、江州諸軍事、揚州刺史,鎮守姑孰。八月二十七日,崇德太後臨朝攝理朝政。九月,符堅的將領楊安侵犯成都。十二日,以尚書仆射王彪之為尚書令,吏部尚書謝安為尚書仆射,吳國內史刁彜為北中郎將、徐州兗州刺史,鎮守廣陵。重新設置光祿勛、大司農、少府官。十月,西平公張天錫進貢地方物產。十一月,苻堅的將領楊安攻陷梓潼以及梁州、益州,刺史周仲孫帶領五千騎兵向南逃跑。寧康二年正月初一,大赦天下。追封從前的會稽王的大兒子司馬郁謚號為臨川獻王。二十七日,北中郎將、徐州、兗州刺史刁彜死。二月初一,以丹陽府尹王坦之為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初五,有彗星在女虛星座出現。三月初五,彗星在氐座出現。四月十一,皇太後下詔說:“近來天象錯亂,上天呈現變異,仰觀這種變化,內心震驚憂懼。能因異招來休美,是自古之道,朕豈敢不留意盡心,以考慮適中的措施?另外三吳是心腹之地,如同股肱般的重要郡邑,可是水旱之災並至,百姓失業,我日夜憂慮,不能忘懷,應該及時拯救撫恤,拯救他們的雕敝貧困。三吳的義興、晉陵以及會稽等遭遇水災特別厲害的縣,完全免除一年的租稅,其他的縣允許免除半年的租稅,受到賑濟借貸的便賞賜給他們。”五月,蜀地人張育自稱蜀王,率徒眾圍攻成都,派使自稱藩屏之臣。七月,涼州地震,山崩塌。苻堅的將領鄧羌進攻張育,將他消滅。八月,因要立皇後,權且停止民間婚嫁。九月二十九日,有彗星侵入天市座。十一月初二,天門的譙賊進攻郡邑,太守王匪戰死,征西將軍桓豁派軍隊討伐平定了他。長城人錢步射、錢弘等人作亂,吳興太守朱序將他們討伐平定。二十六日,鎮遠將軍右虔在墊江打敗苻堅的將領姚萇。

寧康三年正月初五,大赦天下。五月初二,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藍田侯王坦之死。初十,以中軍將軍、揚州刺史桓沖為鎮北將軍、徐州刺史,鎮守丹徒,尚書仆射謝安領任揚州刺史。八月二十日,立王氏為皇後,大赦天下,文武眾官增位一等。九月,天子講說《孝經》。十月初一,有日蝕。十二月十二,神獸門遭火災。十三日,皇太子下詔說:“近日有日蝕變異,水旱不適,雖然竭力用心補救,但方法不全。現賜給貧窮的百姓每人五斛大米。”二十二日,天子親自在中堂祭祀孔子,以顏回陪祀。

太元元年(376)正月初一,天子加冠冕,在太廟謁見。皇太後交還國政。初三,大赦天下,改變年號。初五,天子臨朝聽政。以征西大將軍桓豁為征西大將軍,領軍將軍郗忄音為鎮軍大將軍,中軍將軍桓沖為車騎將軍,加封尚書仆射謝安為中書監、錄尚書事。二十三日,天子謁拜建平等四座皇帝陵。五月十四,地震。十五,下詔說:“近來上天顯示征兆,譴責告戒之災多次顯現,朕內心憂懼,震驚。考慮到重議訴訟,寬緩死刑,赦免罪過,或許因此大有改變,會有新的開始。”於是大赦天下,文武百官各增爵位一等。六月,封河間王司馬欽的兒子司馬範之為章武王。七月,苻堅的將領茍萇攻陷涼州,俘虜了刺史張天錫,將涼州全部占領。初七,廢除度量田畝收租的制度,王公以下每人交三斛稅米,在役人員除外。十月,把淮北的流動人口遷移到淮南。十一月初一,有日蝕,下詔太官減省禦膳。十二月,苻堅派他的將領苻洛進攻代地,捉住了代王涉翼犍。

太元二年正月,恢復已滅絕的宗祀,承續已斷絕的後代,使功臣的後代繼承祖業。三月,以兗州刺史朱序為南中郎將、梁州刺史、監沔中諸軍,鎮守襄陽。閏三月十九,地震。二十一日,刮暴風,刮斷樹木掀翻房屋。四月十六日,下冰雹。五月十四日,地震。六月某日,刮暴風,沙石飛揚。林邑進貢地方物產。七月某日,老人星出現。八月初一,車騎將軍桓沖前來朝見。十六日,以尚書仆射謝安為司徒。二十五日,使持節,都督荊、梁、寧、益、交、廣六州諸軍事,荊州刺史,征西大將軍桓豁死。十月十一日,以車騎將軍桓沖都督荊、江、梁、益、寧、交、廣七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尚書王蘊為徐州刺史,督江南晉陵諸軍,征西司馬謝玄為兗州刺史、廣陵相,監江北諸軍。十二日,散騎常侍、左光祿大夫、尚書令王彪之死。十二月初一,以尚書王劭為尚書仆射。

太元三年二月十七日,開始建造新宮,天子移居會稽王府邸。三月初七,下雷陣雨,刮暴風,折斷樹木,毀壞房屋。五月十三日,陳留王曹恢死。六月,發大水。七月二十五日,天子移居新建宮殿。二十九日,老人星在南方出現。

太元四年正月初八,大赦天下,遭遇水旱之災的郡縣減免租稅。二十三日,天子祭拜建平等七座皇帝陵。二月,苻堅派他的兒子苻丕攻陷襄陽,捉住了南中郎將朱序。又攻陷順陽。三月,流行大疾疫。初十,下詔說:“狡猾的敵寇驕縱淫逸,守臣傾覆,疆場之憂患,超過平時。內外各種官員,各自戮力同心,使眾事康寧。又加上五谷不豐收,百姓多匱乏。詔令所供禦用品,皆從儉約,九親供給之物,眾官的俸祿,權且減省一半。其他各種勞役費用,除非軍國要事,都應停止或減省,以周濟當前大事。”四月初一,派右將軍毛武生率軍隊討伐蜀地。本月苻堅的將領韋鐘攻陷魏興,太守吉挹戰死。五月,苻堅的將領俱難、彭超攻陷盱眙,高密內史毛..之被賊兵活捉。六月,天大旱。初七,征虜將軍謝玄與彭超、俱難在君川作戰,大破敵軍。八月初七,以左將軍王蘊為尚書仆射。十五日,刮暴風,飛沙走石。九月,強盜殺死了建安太守傅湛。閏十二月初一,有日蝕。

太元五年正月二十八日,天子拜祭崇平陵。四月,天大旱。二十七日,赦免五年以下徒刑的人。五月,發大水。以司徒謝安為衛將軍、儀同三司。六月初九,含章殿四根大柱被雷震毀,震死兩名內侍。十九日,因連年饑荒,大赦天下,太元三年以前的陳舊租債都一並免除,那些鰥寡孤獨年老不能養活自己的人,每人賜五斛大米。二十二日,以驃騎將軍、瑯王牙王司馬道子為司徒。九月初十,皇後王氏死。十月,九真太守李遜占據交州造**。十一月十三日,將定皇後安葬在隆平陵。

太元六年正月,天子開始信奉佛教,在殿內設立佛教精舍,引薦佛教僧侶居住。二十六日,任尚書謝石為尚書仆射。開始設置督運禦史官。六月初一日,有日蝕。揚州、荊州、江州發大水。三十日,修改制度,減省費用,裁減吏士官員七百人。七月初七,赦免五年以下徒刑的人。二十五日,交阝止太守杜王爰殺死李遜,交州平定。天下大饑。十一月初八,以鎮軍大將軍郗忄音為司空。會稽人檀元之謀反,自稱安東將軍,鎮軍將軍謝藹征討平定叛亂。十二月初八,苻堅派他的襄陽太守閻振攻竟陵,襄陽太守桓石虔征討活捉閻振。

太元七年三月,林邑範熊派使進獻地方物產。八月十一日,大赦天下。九月,東夷五國派使者前來進貢地方物產。苻堅的將領都貴焚燒沔北的稻谷,擄掠襄陽的百姓而去。十月十五日,天空雷鳴。

太元八年二月二十四日,黃色大霧彌漫。三月,始興、南康、廬陵發大水,平地深五丈。二十八日,大赦天下。五月,輔國將軍楊亮討伐蜀地,攻下五城,活捉了苻堅的將領魏光。七月,鷹揚將軍郭洽與苻堅的將領張崇在武當作戰,大敗敵軍。八月,苻堅率領眾兵渡過淮河,朝廷派征討都督謝石、冠軍將軍謝玄、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進行抵抗。九月,下詔讓司徒、瑯王牙王司馬道子錄尚書六條事。十月,苻堅的弟弟苻融攻陷壽春。二十日,諸將與苻堅在淝水交戰,大破敵軍,俘虜斬首幾萬人,俘獲了苻堅的車輦與雲母車。十一月某日,詔衛將軍謝安在金城慰勞凱旋的軍隊。二十七日,立陳留王的大兒子曹靈誕為陳留王。十二月十五日,因敵寇剛剛平定,大赦天下。以中軍將軍謝石為尚書令。撤銷禁酒令。並開始增收百姓的稅米,每人五石。從前句町王翟遼背叛苻堅,在河南舉兵,慕容垂從鄴地與翟遼會合,於是在洛陽進攻苻堅的兒子苻暉。仇池公楊世逃回隴右,派使稱臣。

太元九年正月十六日,封武陵王的孫子司馬寶為臨川王。二月初四,立新寧王司馬..的兒子司馬遵為新寧王。正月二十七日,天子謁拜建平等四陵。龍驤將軍劉牢之攻克譙城。車騎將軍、刺史桓沖的部將郭寶進攻新城、魏興、上庸三郡,招降了他們。二月二十七日,使持節,都督荊、江、梁、寧、益、交、廣七州諸軍事,車騎將軍,荊州刺史桓沖死。慕容垂從洛陽與翟遼合攻苻堅鄴地的兒子苻丕。三月,以衛將軍謝安為太保。苻堅北地長史慕容泓、平陽太守慕容沖都起兵背叛苻堅。四月二十六,增置一百名太學生。封張天錫為西平公。派竟陵太守趙統進攻襄陽,攻克了。苻堅的將領姚萇背離苻堅,在北邊起兵,自立為王,國號為秦。六月初一,崇德皇太後褚氏病死。慕容泓被他的叔父慕容沖殺死,慕容沖自稱為皇太弟。七月十七日,派兼司空、高密王司馬純之修繕祭拜洛陽等五陵。二十八日,將康獻皇後葬在崇平陵。百濟派使者前來進貢地方物產。苻堅與慕容沖在鄭西交戰,苻堅的軍隊失敗。八月二十七日,司空郗忄音死。九月十一日,前鋒都督謝玄在鄄城進攻苻堅的將領兗州刺史張崇,戰勝了他。十四日,加封太保謝安大都督揚、江、荊、司、豫、徐、兗、青、冀、幽、並、梁、益、雍、涼十五州諸軍事。十月初一,有日蝕。初七,河間王司馬曇之死。十五日,因天象違度,大赦天下。二十日,立從前新蔡王司馬晃的弟弟司馬崇為新蔡王。苻堅的青州刺史苻朗率領徒眾來降。十二月,苻堅的將領呂光在河右代行皇帝職權,自號酒泉公。慕容沖在阿房僭位當皇帝。

太元十年正月十六日,天子拜祭諸陵。二月,建立國家學校。蜀郡太守任權把苻堅的益州刺史李平斬首,益州平定。三月,滎陽人鄭燮率領該郡投降。苻堅國內動亂,派使臣奉表請求接應。龍驤將軍劉牢之與慕容垂在黎陽作戰,朝廷的軍隊大敗。四月初九,劉牢之與沛郡太守周次跟慕容垂在五橋澤作戰,朝廷的軍隊又大敗。十五日,太保謝安率領眾兵救援苻堅。五月,發大水。苻堅留太子苻宏守衛長安,自己逃奔到五將山。六月,苻宏來投降,慕容沖進入長安。七月,苻丕從枋頭向西逃走,龍驤將軍檀玄追趕他,被苻丕打敗。大旱,鬧饑荒。十二日,老人星出現。八月十九日,大赦天下。二十二日,使持節、侍中、中書監、大都督十五州諸軍事、衛將軍、太保謝安死。二十五日,以瑯王牙王司馬道子為都督中外諸軍事。這個月,姚萇殺苻堅,僭位當皇帝。九月,呂光占據姑臧,自稱為涼州刺史。苻丕在晉陽僭位為皇帝。十月十三日,論定淮河肥水戰役的戰功,追封謝安為廬陵郡公,封謝石為南康公,謝玄為康樂公,謝琰為望蔡公,桓伊為永修公,其余的人封賞拜爵各有差等。這一年,乞伏國仁自稱為大單於、秦、河二州牧。

太元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慕容垂在中山僭位為皇帝。二月十日,翟遼襲擊黎陽,捉住了太守滕恬之。十三日,天子拜謁諸陵。慕容垂的將領許木末在長安殺死慕容沖。三月,大赦天下。太山太守張願帶該郡反叛,向翟遼投降。四月,任百濟王的大兒子余輝為使持節、都督、鎮東將軍、百濟王。代王拓拔王圭開始改稱魏國。二十二日,以尚書仆射陸納為尚書左仆射,譙王司馬恬為尚書右仆射。六月九日,地震。二十日,任命前輔國將軍楊亮為西戎校尉、雍州刺史,鎮守護衛皇帝陵。八月初一,封孔靖之為奉聖亭侯,供奉宣尼祀。十八日,安平王司馬邃之死。翟遼侵犯譙,龍驤將軍朱序趕跑了他。十月,慕容垂在河東攻破苻丕,苻丕逃到東垣,揚威將軍馮該攻擊並將他斬首,把首級傳到京都。十六日,海西公司馬奕死。十一月,苻丕的將領苻登在隴東僭位當皇帝。

太元十二年正月初八,以豫州刺史朱序為青州、兗州刺史,鎮守淮陰。三月十一日,大赦天下。十六日,刮暴風,毀壞房屋,吹折樹木。二十二日,慕容垂侵犯河東,濟北大守溫詳逃到彭城。翟遼派兒子翟釗侵犯陳、潁,朱序將他打跑了。四月三日,天子把夫人李氏尊為皇太妃。二十四日,下冰雹。高平人翟暢捉住太守徐含遠,率該郡向翟遼投降。五月初八日,以束帛禮往聘處士戴逵、龔玄之。八月十八日,立皇子德宗為皇太子,大赦天下,文武臣增位一等,大宴享五日,賜給百官多少不等的布帛。九月二十五日,又任新寧王司馬遵為武陵王,立梁王司馬王逢的兒子司馬和為梁王。十一月,松滋太守王遐之在洛口討伐翟遼,將翟遼擊敗。

太元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任青州、兗州刺史朱序為持節、都督雍、梁、沔中九郡諸軍事,雍州刺史、譙王司馬恬之為鎮北將軍、青、兗二州刺史。六月,大旱。乞伏國仁死,其弟乾歸繼承偽位,僭號為河南王。九月,翟遼的將領翟發侵犯襄陽,河南太守郭給拒敵並大破敵軍。十二月初三,波濤進入石頭城,毀壞大浮橋,淹死人。初十,刮大風,白天昏暗,延賢堂遭受火災。十一日,螽斯則百堂、客館、驃騎武庫都遭火災。十四日,加封尚書令謝石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十五日,尚書令、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謝石死。

太元十四年正月初八,詔令淮南所獲交付制作兵器部門的俘虜一律遣散,男女各自相配,賜給他們百日的糧食。那些淪為軍人獎賞的人全部贖出來,在襄陽、淮南的肥沃土地各立一縣讓他們居住。彭城賊將劉黎在皇丘僭位稱皇帝,龍驤將軍劉牢之將他平定。二月,扶南獻上地方物產。呂光僭號為三河王。四月二十日,彭城王司馬弘之死。翟遼侵犯滎陽,捉住了太守張卓。六月十九日,使持節、都督荊、益、寧三州諸軍事、荊州刺史桓石虔死。七月初三,宣陽門的四根大柱失火。八月,姚萇偷襲擊敗苻登,俘虜了他的偽後毛氏。初五,汝南王司馬義死。九月十九,任尚書左仆射陸納為尚書令。十二月二十五日,下雨,樹木結冰。

太元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鎮北將軍、譙王司馬恬之死。龍驤將軍劉牢之與翟遼、張願在太山交戰,朝廷的軍隊失敗。征虜將軍朱序在太行攻破慕容永。二月初二,以中書令王恭為都督青、兗、幽、並、冀五州諸軍事、前將軍、青兗二州刺史。三月初一,地震。二十日,大赦天下。七月十一日,有彗星在北河星旁出現。八月,永嘉人李耽率兵反叛,太守劉懷之將他平定。十三日,京城地震。有彗星在北鬥星上出現,沖犯紫微星座。沔中各郡以及兗州發大水。龍驤將軍朱序在滑臺進攻翟遼,翟遼大敗,張願前來投降。九月初一,以吳郡太守王王旬為尚書仆射。十二月十五日,地震。

太元十六年某月,改建太廟。六月,慕容永侵犯河南,太守楊亻全期打敗敵軍,十八日,章武王司馬範之死。九月十四日,以尚書右仆射王王旬為尚書左仆射,以太子詹事謝琰為尚書右仆射。新太廟建成。十一月,姚萇在安定擊敗苻登。

太元十七年正月初一,大赦天下,免除往年的陳租舊債。四月,齊國內史蔣哲殺死樂安太守辟閭氵睿,占據青州造**,北平原太守辟閭渾討伐平定叛亂。五月初一,有日蝕。六月初八,京城發生地震。十九日,洪水進入石頭城,毀壞浮橋。永嘉郡的潮水湧起,靠近海邊的四縣死了很多人。二十日,刮大風,吹折樹木。二十三日,梁王司馬和死。慕容垂在黎陽襲擊翟釗,將翟釗打敗,翟釗逃奔慕容永。七月十二日,太白星白天出現。八月,新建東宮。十月初四,太白星白天出現。十八日,都督荊、益、寧三州諸軍事、荊州刺史王忱死。十一月初十,任黃門郎殷仲堪為都督荊、益、梁三州諸軍事、荊州刺史。二十七日,改封瑯王牙王司馬道子為會稽王,封皇子司馬德文為瑯王牙王。十二月二十七日,發生地震。這一年,從秋天起不下雨,一直到冬天。

太元十八年正月初一,發生地震。二月初四,又發生地震。三月,翟釗侵犯河南。六月初九,始興、南康、廬陵發大水,水深五丈。七月,大旱。閏七月,賊人司馬徽在馬頭山聚集黨羽徒眾,劉牢之派部將把他平定。八月二十八日,龍驤將軍楊佺期在潼谷進攻氐帥楊佛嵩,將他打敗。十二月,姚萇死,其子姚興繼承偽位。

太元十九年六月,追尊會稽王太妃鄭氏為簡文宣太後。七月,荊、徐二州發大水,毀壞秋天的莊稼,朝廷派使臣賑濟撫恤。八月十六日,尊皇太妃李氏為皇太後,把她住的宮叫崇訓宮。慕容垂在長子進攻慕容永,將他斬首。十月,慕容垂派他的兒子惡奴侵犯廩丘,東平太守韋簡與慕容垂的將領尹國在平陸交戰,韋簡戰死。這一年,苻登為姚興所殺,苻登的太子苻崇逃到湟中,僭位稱皇帝。

太元二十年二月,建造宣太後廟。初四,散騎常侍、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尚書令陸納死。三月初一,有日蝕。六月,荊、徐二州發大水。十一月,魏王拓拔王圭在黍谷進攻慕容垂的兒子慕容寶,將他打敗。

太元二十一年正月,建清暑殿。三月,慕容垂攻下平城。四月,新建永安宮。十四日,下冰雹。慕容垂死,他的兒子慕容寶繼嗣偽位。五月十五日,任望蔡公謝琰為尚書左仆射。發大水。六月,呂光僭位當天子。九月二十日,天子死於清暑殿,享年三十五歲。安葬在隆平陵。孝武帝年幼時以聰明穎悟著稱。簡文帝死時,他才十歲,到傍晚不臨喪,左右進諫,他回答說:“到悲傷時就哭,有什麽常規?”謝安曾經感嘆孝武帝的精於事理不減於先帝。權威建立以後,有人君的雅量,不久沈溺於酒色,幾乎是長夜飲酒。到末年彗星出現,天子內心十分厭惡,在華林園舉酒禱告說:“彗星,勸你一杯酒,自古以來哪裏有活一萬歲的天子呢?”太白星連年白日出現,地震和水旱之災接連不斷。酒醒之日甚少。而身旁又沒有正直之人,最終不能改變。當時張貴人得寵,年近三十,天子戲弄她說:“你按年齡應該廢棄了。”張貴人暗地裏發怒,到了晚上,天子喝醉,於是暴死。當時司馬道子昏庸糊塗,司馬元顯專權,竟然不追究罪人。當初,簡文帝見到預言吉兇的文字上說:“晉朝的國運在昌明手中衰竭。”等到孝武帝還是胎兒時,李太後夢見神人對她說:“你生男孩,以‘昌明’為字。”等到他出生,東方剛亮,於是取“昌明”為字。簡文帝後來明白了,便痛哭流淚。等到建清暑殿,有見識的人認為“清暑”的反切是“楚”字之音,意思是淒楚悲哀的征兆。不久天子死,晉朝的福祚國運從此傾頹了。

史臣曰:從前的史書稱“沒有廢黜,君王怎麽會興起”,至若像神一樣天姿卓越,光耀地繼承帝位,跨越濃雲而昂首闊步,渡過大河而能騰躍。少康僅有一旅軍隊,以此得了夏國王之位;成湯祇有七十之地,卻振興了帝王的大業;在河海潰泄以後能夠治理好,在天象混亂以後能夠補救;事情與此不同,那麽原由也不同。簡文帝以他清虛無為的資質,處在艱難的時世,政令由桓氏發出,本族之人無權勢。太宗去世以後,寧康繼承大業,上天感動其忠情,奸臣自行滅亡。於是西邊超越劍岫而跨過靈山,北邊渡過黃河而到達清澈的洛水;荊吳的戰士,叱咤成雲;有名的賢臣叠出,有德望的故老還在。謝安可以領導風雅之士與流俗之人,王彪之可以整治綱紀,桓沖的整日辛勞,謝玄的善於處理軍事。當時上天眷顧,強悍的氐人泯減。五尺童子,揮袖到了長江,想要以此讓旗幟飄揚到天山,在函谷據守雄關;但是法度綱紀沒有流傳,威嚴恩德少有建樹,司馬道子荒於朝政,國寶會集小人,拜授官爵的榮耀原本並不是天意,以刑獄腐敗而得到的貨財,進入權貴的家門,苛捐雜稅一年年增加,困苦的百姓一年比一年多。所以聞人、許榮上書皇帝,烈宗知道他們坦率耿直,但是厭惡聽到逆耳忠言,在上午盡情地喝得大醉,在夜晚頻頻舉杯。雖然有“昌明”顯夢,哪裹能聽到神明的話語?可見晉王朝的衰敗,也是人為,常言道“大國的政事還沒有衰落,小國的禍亂已把國家搞垮”。適逢苻堅正處在厄運降臨的時刻,拋棄肥水戰敗的人馬,帝號謐為“武”,不也是很滑稽的嗎!

贊曰:國君就像冠冕之旒,時運並不總是亨通。簡皇帝清靜無為,沒有留下什麽災禍。孝武帝登上皇位,奸雄自然消失。燕之路途爭道,鄭叔分道揚鑣。倡人來到了皇帝的筵席上,美酒由那些美女勸進。秋風不振,人事首先衰敗。

閱讀:19791

《白话译文》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