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錯論伐蜀

《古文觀止》 > 卷四·戰國文 > 司馬錯論伐蜀

司秦惠王前,司欲伐蜀,曰:“不如伐。”王曰:“其。”

曰:“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氏之口,屯留之道,魏南,楚南,秦攻新城宜,以二周之郊,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器必出。九鼎,按籍,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此王也。今夫蜀,西僻之也,而戎狄之也,敝兵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利。臣:‘名者朝,利者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焉,戎狄,去王矣。”

司曰:“不然。臣之:‘欲富者,其地;欲兵者,富其民;欲王者,博其德。三者,而王之矣。’今王之地小民,故臣事易。夫蜀,西僻之也,而戎狄之也,而有桀之。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也,得其足以富民,兵不,而彼已服矣。故拔一,而天下不以暴;利西海,侯不以。是我一而名附,而又有禁暴止之名。今攻劫天子,劫天子,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周之也。周自知失九鼎,自知亡三川,必二力合,以因、而求解乎楚、魏。以鼎楚,以地魏,王不能禁。此臣所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侯,而使相蜀。蜀既,秦益富厚,侯。

閱讀:21896

白話譯文

《司马错论伐蜀》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