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譯文

《古文觀止》 > 親政篇 > 白話譯文

《易經》中的《泰》卦說:“上下交好通氣,他們的誌意就和同。”那《否》卦說:“上下陰隔,國家就要滅亡。”因為上面的意圖能夠通到下面,下面的意見能夠傳到上面,上下成為一個整體,所以叫做“泰”。如果下面的意見被阻塞,不能傳到上面;上下之間有隔膜,雖然名義上有國家,裨上卻沒有國家,所以叫做“否”。

上下通氣就泰,上下阻隔就否,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但上下不通氣的弊病,沒有象近代這樣厲害的了。君臣互相見面,隻在皇上臨朝的短時間內。上下之間,隻不過靠奏章、批答互相關聯,用名分、法度彼此維持罷了。這不單是遵循老規矩,也是地位權勢使他們這樣。為什麽呢?皇上常常在奉天門上朝,沒有一天間斷,可說是勤於政事了;但是朝堂和臺階相距很遠,皇帝的威儀顯耀盛大,禦史糾察朝見的禮儀,鴻臚檢舉不合規矩的行動,通政使代為呈上奏章,皇上隻是隨意看看,臣子就謝恩拜辭,心神不安地退了下來。皇上何嘗處理過一件事,臣子又何嘗說過一句話呢!這沒有其他原因,地位權勢懸殊,所謂有天子堂上比萬天還遠,雖然想進言,卻無從說起啊。

我認為要做到上下通氣,不如恢復古代內朝的制度。周代的時候有三種朝見的方式:庫門的外面是正朝,顧問大臣守候在這裏;路門的外面是治朝,皇上每天在這裏受百官朝見;路門的裏面是內朝,也叫燕朝。《禮記·玉藻》上說:“君主在太陽出來的時候去上朝,退下來到路寢處理政事。”上朝接見群臣,是用來端正上下的名分;處理政事卻到路寢,是用來疏通遠近的意見。漢朝的制度: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散騎,諸吏是中朝;丞相以下到六百石的官員,是外朝。唐代皇城北面靠南的第三門,叫承天門,元旦和冬至節,接受各國的朝賀過貢皇上才來到這裏,原來就是古代的外朝呢。它的北面叫太極門,它的西面叫太極殿,每月的初一和十五,皇上就坐在這裏受建群臣朝見,原來就是古代的正朝呢。再北面叫做兩儀殿,平日在這裏上朝和處理政務,原來就是古代的內朝呢。宋朝時候,平時朝見在文德殿;五天一問皇上的起居,在垂拱殿;元旦、冬至、皇上的生日,祝頌、受賀在大慶殿;賜宴在紫宸殿或者集英殿;面試進士在崇政殿。自侍從官以下,每五天由一名官司員上殿,叫做輪班奏對,他必須進來陳說當政治得失;在內殿引見,也有時賜坐,有時免穿靴子。這大概還保留有三朝的意思呢。因為上天有三垣,天子就仿效它:正朝,仿效太極;外朝,仿效天市,內朝,仿效紫微。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

本朝皇帝生日、元旦、冬至的大朝會,在奉天殿,便是古代的正朝呢;平日就在奉天門,便是古代的外朝呢;可是單缺內朝。然而並不是缺少,華蓋、謹身、武英等殿,難道不是遺留下來的內朝制度麽?洪武年間,象宋濂、劉基,永樂以來,象楊士奇、楊榮等,每天侍奉在皇帝身旁;大臣蹇義、夏元吉等,經常在便殿奏對。在這個時候,哪裏有阻隔的憂患呢?現在內朝制度沒有恢復,皇上臨駕常朝以後,臣子不能再進來朝見;三殿的門高高地關閉著,很少有人能夠看見。所以上下的意見阻塞不通;天下的弊病,因此積累起來。孝宗晚年,在之方面深有感慨。他屢次在便殿召見大臣,談論天下的事情。正要有所作為他便去世了,百姓沒有福氣,不能看到太平盛世的美事。直到現在,天下的人都認為是一件恨事。

希望皇上遠的效法聖祖,近的學習孝宗,完全鏟除近代的阻塞隔膜的弊病。常朝以外,就到文華、武英兩殿,仿效古代內朝的意思:大臣每隔三天或五天,進來問一次起居;侍從官司和禦史,各選一員上殿來輪流回答咨詢;各部門有事請求決斷,皇上根據自己的看法決斷它;有不容易決斷的,就和大臣當面討論解決。不時地引見群臣,凡是謝恩、辭行這類情況,群臣都可以上殿陳奏,皇上虛心地問他,和顏悅色地開導他。象這樣,人人都能夠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意見;皇上雖然深居皇宮,可是天下的事情卻全都清清楚楚地擺在眼前。外朝用來端正上下的名分,內朝用來溝通遠後的意見。像這樣,哪裏會有近代的阻塞隔膜的弊病呢?唐堯、虞瞬的時候,耳聰目明,好的言論沒有被埋沒,民間沒有遺漏的賢人,也不過是這樣罷了。

閱讀:18833

《白话译文》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