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不易於詩

《人間詞話》 > 上卷 51~60 > 詞不易於詩

【原文】:陸放翁跋《花間集》謂:“唐季五代,詩愈卑,而倚聲者輒簡古可愛。能此不能彼,未易以理推也。”《提要》駁之,謂:“猶能舉七十斤者,舉百斤則蹶,舉五十斤則運掉自如。”其言甚辨。然謂詞必易於詩,余未敢信。善乎陳臥子之言曰:“宋人不知詩而強作詩,故終宋之世無詩。然其歡愉愁怨之致,動於中而不能抑者,類發於詩余,故其所造獨工。”五代詞之所以獨勝,亦以此也。

〖翻譯〗:陸遊在為《花間集》作跋的時候說道:“唐宋五代以來,詩越來越卑微,而詞卻顯得更加的簡古可愛,能寫詞不能寫詩,真不知是什麽道理呀。”《四庫提要》駁斥他說:“這就好比是舉重,能舉七十斤的人,讓他舉一百斤就會蹶倒,而讓他舉五十斤就輕松自如了。”這話好像是把道理辨別得很清楚了。但如果要說詞比詩容易寫,我是不能信服的。還是明末的''陳子龍說得好:“宋人不知道什麽叫詩卻要強寫詩,所以終宋都沒有什麽好詩。但他們歡愉愁苦到了極點,情動於衷而無法抑制的時候,於是憑借詩以外的載體來抒發情感,所以獨擅詞作,妙絕一代。”五代的詞作之所以獨占鰲頭,也是這個緣故啊。

【註】

《四庫提要·集部·詞曲》《花間集》:“後有陸遊二跋。……其二稱:‘唐季五代,詩愈卑,而倚聲者輒簡古可愛。能此不能彼,未易以理推也。’不知文之體格有高卑,人之學歷有強弱。學力不足副其體格,則舉之不足。學力足以副其體格,則舉之有余。律詩降於古詩,故中晚唐古詩多不工,而律詩則時有佳作。詞又降於律詩,故五季人詩不及唐,詞乃獨勝。此猶能舉七十斤者,舉百斤則蹶,舉五十則運用自如,有何不可理推乎?”

陳子龍,字臥子,明末詩人,有《王介人詩余·序》:“宋人不知詩而強作詩。其為詩也,言理而不言情,故終宋之世無詩焉。然宋人亦不可免於有情也。故凡其歡愉愁怨之致,動於中而不能抑者,類發於詩余,故其所造獨工,非後世可及。蓋以沈至之思而出之必淺近,使讀之者驟遇如在耳目之表,久誦而得沈永之趣,則用意難也。以儇利之詞,而制之實工鏈,使篇無累句,句無累字,圓潤明密,言如貫珠,則鑄詞難也。其為體也纖弱,所謂明珠翠羽,尚嫌其重,何況龍鸞?必有鮮妍之姿,而不藉粉澤,則設色難也。其為境也婉媚,雖以警露取妍,實貴含蓄,有余不盡,時在低回唱歡之際,則命篇難也。惟宋人專力事之,篇什既多,觸景皆會。天機所啟,若出自然。雖高談大雅,而亦覺其不可廢。何則?物有獨至,小道可觀也。”

閱讀:19264

《词不易于诗》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