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紀四
起屠維單閼十一月,盡重光大荒落二月,凡一年有奇。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上
武德二年己卯,公元六一九年
十一月,己卯,劉武周寇浩州。
秦王世民引兵自龍門乘冰堅渡河,屯柏壁,與宋金剛相持。時河東州縣,俘掠之餘,未有倉廩,人情恇擾,聚入城堡,征斂無所得,軍中乏食。世民發教諭民,民聞世民為帥而來,莫不歸附,自近及遠,至者日多,然後漸收其糧食,軍食以充。乃休兵秣馬,唯令偏裨乘間抄掠,大軍
世民嘗自帥輕騎覘敵,騎皆四散,世民獨與一甲士登丘而寢。俄而賊兵四合,初不之覺,會有蛇逐鼠,觸甲士之面,甲士驚寤,遂白世民,俱上馬,馳百餘步,為賊所及,世民以大羽箭射殪其驍將,賊騎乃退。
李世勣欲歸唐,恐禍及其父,謀於郭孝恪。孝恪曰:“吾新事竇氏,動則見疑,宜先立效以取信,然後可圖也。”世勣從之。襲王世充獲嘉,破之,多所俘獲,以獻建德,建德由是親之。初,漳南人劉黑闥,少驍勇狡獪,與竇建德善,後為群盜,轉事郝孝德、李密、王世充。世充以為騎將,每見世充所為,竊笑之。世充使黑闥守新鄉,李世勣擊虜之,獻於建德。建德署為將軍,賜爵漢東公,常使將奇兵東西掩襲,或潛入敵境覘視虛實。黑闥往往乘間奮擊,克獲而還。
十二月,庚申,上獵於華山。
於筠說永安王孝基急攻呂崇茂,獨孤懷恩請先成攻具,然後進,孝基從之。崇茂求救於宋金剛,金剛遣其將善陽尉遲敬德、尋相將兵奄至夏縣。孝基
上征裴寂入朝,責其敗軍,下吏,既而釋之,寵待彌厚。
尉遲敬德、尋相將還澮州,秦王世民遣兵部尚書殷開山、總管秦叔寶等邀之於美良川,大破之,斬首二千餘級。頃之,敬德、尋相潛引精騎援王行本於蒲阪,世民自將步騎三千,從間道夜趨安邑,邀擊,大破之,敬德、相
諸將鹹請與宋金剛戰,世民曰:“金剛
永安壯王孝基謀逃歸,劉武周殺之。
李世勣復遣人說竇建德曰:“曹、戴二州,戶口完實,孟海公竊有其地,與鄭人外合內離;若以大軍臨之,指期可取。既得海公,以臨徐、兗,河南可不戰而定也。”建德以為然,欲自將徇河南,先遣其行臺曹旦等將兵五萬濟河,世勣引兵三千會之。
武德三年庚辰,公元六二零年
春,正月,將軍秦武通攻王行本於蒲阪。行本出戰而敗,
李世勣謀俟竇建德至河南,掩襲其營,殺之,冀得其父並建德土地以歸唐。會建德妻產,久之不至。
曹旦,建德之妻兄也,在河南,多所侵擾,諸賊羈屬者皆怨之。賊帥魏郡李文相,號李商胡,聚眾五千餘人,據孟津中潬;母霍氏,亦善騎射,自稱霍總管。世勣結商胡為昆弟,入拜商胡之母。母泣謂世勣曰:“竇氏無道,如何事之!”世勣曰:“母無憂,不過一月,當殺之,相與歸唐耳!”世勣辭去,母謂商胡曰:“東海公許我共圖此賊,事久變生,何必待其來,不如速決。”是夜,商胡召曹旦偏裨二十三人,飲之酒,盡殺之。旦別將高雅賢、阮君明尚在河北未濟,商胡以巨舟四艘濟河北之兵三百人,至中流,悉殺之。有獸醫遊水得免,至南岸,告曹旦,旦嚴警為備。商胡既舉事,始遣人告李世勣。世勣與曹旦連營,郭孝恪勸世勣襲旦,世勣未決,聞旦已有備,遂與孝恪帥數十騎來奔。商胡復引精兵二千北襲阮君明,破之。高雅賢收眾去,商胡追之,不及而還。建德群臣請誅李蓋,建德曰:“世勣,唐臣,為我所虜,不忘本朝,乃忠臣也,其父何罪!”遂赦之。
甲午,世勣、孝恪至長安。曹旦遂取濟州,復還洺州。
二月,庚子,上幸華陰。
劉武周遣兵寇潞州,陷長子、壺關。潞州刺史郭子武不能禦,上以將軍河東王行敏助之。行敏與子武不葉,或言子武將叛,行敏斬子武以徇。乙巳,武周復遣兵寇潞州,行敏擊破之。
壬子,開州蠻酋冉肇則陷通州。
甲寅,遣將軍桑顯和等攻呂崇茂於夏縣。
初,工部尚書獨孤懷恩攻蒲阪,久不下,失亡多,上數以敕書誚讓之,懷恩由是怨望。上嘗戲謂懷恩曰:“姑之子皆已為天子,次應至舅之子乎?”懷恩亦頗以此自負,或時扼腕曰:“我家豈女獨貴乎?”遂與麾下元君寶謀反。會懷恩、君寶與唐儉皆沒於尉遲敬德,君寶謂儉曰:“獨孤尚書近謀大事,若能早決,豈有此辱哉!”及秦王世民敗敬德於美良川,懷恩逃歸,上復使之將兵攻蒲阪。君寶又謂儉曰:“獨孤尚書遂拔難得還,復在蒲阪,可謂王者不死!”儉恐懷恩遂成其謀,乃說尉遲敬德,請使劉世讓還與唐連和,敬德從之,遂以懷恩反狀聞。時王行本已降,懷恩入據其城,上方濟河幸懷恩營,已登舟矣,世讓適至。上大驚曰:“吾得免,豈非天也!”乃使召懷恩,懷恩未知事露,輕舟來至;即執以屬吏,分捕黨與。甲寅,誅懷恩及其黨。
竇建德攻李商胡,殺之。建德洺州勸課農桑,境內無盜,商旅野宿。
突厥處羅可汗迎楊政道,立為隋王。中國士民在北者,處羅悉以配之,有眾萬人。置百官,皆依隋制,居於定襄。
三月,乙醜,劉武周遣其將張萬歲寇浩州,李仲文擊走之,俘斬數千人。
改納言為侍中,內史令為中書令,給事郎為給事中。
甲戌,以內史侍郎封德彜為中書令。
王世充將帥、州縣來降者,時月相繼。世充乃峻其法,一人亡叛,舉家無少長就戮,父子、兄弟、夫婦許相告而免之。又使五家為保,有舉家亡者,四鄰不覺,皆坐誅。殺人益多而亡者益甚,至於樵采之人,出入皆有限數;公私愁窘,
甲申,行軍副總管張倫敗劉武周於浩州,俘斬千餘人。
西河公張綸、真鄉公李仲文引兵臨石州,劉季真懼而詐降。乙酉,以季真為石州總管,賜姓李氏,封彭山郡王。
蠻酋冉肇則寇信州,趙郡公孝恭與戰,不利。李靖將兵八百,襲擊,斬之,俘五千餘人;己醜,復開、通二州。孝恭又擊蕭銑東平王阇提,斬之。
夏,四月,丙申,上祠華山;壬寅,還長安。
置益州道行臺,以益、利、會、鄜、涇、遂六總管隸焉。
劉武周數攻浩州,為李仲文所敗。宋金剛軍中食盡;丁未,金剛北走,秦王世民追之。
羅士信圍慈澗,王世充使太子玄應救之,士信刺玄應墜馬,人救之,得免。
壬子,以顯州道行臺楊士林為行臺尚書令。
甲寅,加秦王世民益州道行臺尚書令。
秦王世民追及尋相於呂州,大破之,
尉遲敬德收餘眾守介休,世民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往諭之,敬德與尋相舉介休及永安降。世民得敬德,甚喜,以為右一府統軍,使將其舊眾八千,與諸營相參。屈突通慮其變,驟以為言,世民不聽。劉武周聞金剛敗,大懼,棄並州走突厥。金剛收其餘眾,欲復戰,眾莫肯從,亦與百餘騎走突厥。
世民至晉陽,武周所署仆射楊伏念以城降。唐儉封府庫以待世民,武周所得州縣皆入於唐。
未幾,金剛謀走上谷,突厥追獲,腰斬之。嵐州總管劉六兒從宋金剛在介休,秦王世民擒斬之。其兄季真,棄石州,奔劉武周將馬邑高滿政,滿政殺之。
武周之南寇也,其內史令苑君璋諫曰:“唐主舉一州之眾,直取長安,
庚申,懷州總管黃君漢擊王世充太子玄應於西濟州,大破之;熊州行軍總管史萬寶邀之於九曲,又破之。
辛酉,王世充陷鄧州。
上聞並州平,大悅。壬戌,宴群臣,賜繒帛,使自入禦府,盡力取之。復唐儉官爵,仍以為並州道安撫大使;所籍獨孤懷恩田宅資財,悉以賜之。
世民留李仲文鎮並州,劉武周數遣兵入寇,仲文輒擊破之,下城堡百餘所。詔仲文檢校並州總管。
五月,竇建德遣高士興擊李藝於幽州,不克,退軍籠火城。藝襲擊,大破之,斬首五千級。建德大將軍王伏寶,勇略冠軍中,諸將疾之,言其謀反,建德殺之,伏寶曰:“大王奈何聽讒言,自斬
初,尉遲敬德將兵助呂崇茂守夏縣,上潛遣使赦崇茂罪,拜夏州刺史,使圖敬德,事泄,敬德殺之。敬德去,崇茂餘黨復據夏縣拒守。秦王世民引軍自晉州還攻夏縣,壬午,屠之。
辛卯,秦王世民至長安。
是月,突厥遣阿史那揭多獻馬千匹於王世充,且求婚;世充以宗女妻之,並與之互市。
六月,壬辰,詔以和州總管、東南道行臺尚書令楚王杜伏威為使持節、總管江淮以南諸軍事、揚州刺史、東南道行臺尚書令、淮南道安撫使,進封吳王,賜姓李氏。以輔公祏為行臺左仆射,封舒國公。丙午,立皇子元景為趙王,元昌為魯王,元亨為魯王。
顯州行臺尚書令楚公楊士林,雖受唐官爵,而北結王世充,南通蕭銑;詔廬江王瑗與安撫使李弘敏討之。兵未行,長史田瓚為士林所忌,甲寅,瓚殺士林,降於世充,世充以瓚為顯州總管。
秦王世民之討劉武周也,突厥處羅可汗遣其弟步利設帥二千騎助唐。武周既敗,是月,處羅至晉陽,總管李仲文不能制;又留倫特勒,使將數百人,雲助仲文鎮守,自石嶺以北,皆留兵戍之而去。
上議擊王世充,世充聞之,選諸州鎮驍勇皆集洛陽,置四鎮將軍,募人分守四城。秋,七月,壬戌,詔秦王世民督諸軍擊世充。陜東道行臺屈突通二子在洛陽,上謂通曰:“今欲使卿東征,如卿二子何?”通曰:“臣昔為俘囚,分當就死,陛下釋縛,加以恩禮。當是之時,臣心口相誓,期以更生餘年為陛下盡節,但恐不獲死所耳。今得備先驅,二兒何足顧乎!”上嘆曰:“徇義之士,
癸亥,突厥遣使潛詣王世充,潞州總管李襲譽邀擊,敗之,虜牛羊萬計。
驃騎大將軍可硃渾定遠告:“並州總管李仲文與突厥通謀,欲俟洛陽兵交,引胡騎直入長安。”甲戌,命皇太子鎮蒲阪以備之,又遣禮部尚書唐儉安撫並州,暫廢並州總管府,征仲文入朝。
壬午,秦王世民至新安。王世充遣魏王弘烈鎮襄陽,荊王行本鎮虎牢,宋王泰鎮懷州,齊王世惲檢校南城,楚王世偉守寶城,太子玄應守東城,漢王玄恕守含嘉城,魯王道徇守曜儀城,世充自將戰兵,左輔大將軍楊公卿帥左龍驤二十八府騎兵,右遊擊大將軍郭善才帥內軍二十八府步兵,左遊擊大將軍跋野綱帥外軍二十八府步兵,總三萬人,以備唐。弘烈、行本,世偉之子;泰,世充之兄子也。
梁師都引突厥、稽胡兵入寇,行軍總管段德操擊破之,斬首千餘級。
羅士信將前鋒圍慈澗,王世充自將兵三萬救之。己醜,秦王世民將輕騎前覘世充,猝與之遇,
八月,丁酉,南寧西爨蠻遣使入貢。初,隋末蠻酋爨玩反,誅,諸子沒為官奴,棄其地。帝即位,以玩子弘達為昆州刺史,令持其父屍歸葬;益州刺史段綸因遣使招諭其部落,皆來降。
己亥,竇建德共州縣令唐綱殺刺史,以州來降。
鄧州土豪執王世充所署剌史來降。
癸卯,梁師都石堡留守張舉帥千餘人來降。
甲辰,黃君漢遣校尉張夜叉以舟師襲回洛城,克之,獲其將達奚善定,斷河陽南橋而還,降其堡聚二十餘。世充使太子玄應帥楊公卿等攻回洛,不克,乃築月城於其西,留兵戍之。
世充陳於青城宮,秦王世民亦置陳當之。世充隔水謂世民曰:“隋室傾覆,唐帝關中,鄭帝河南,世充未嘗西侵,王忽舉兵東來,何也?”世民使宇文士及應之曰:“四海鹹仰皇風,唯公獨阻聲教,為此而來!”世充曰:“相與息兵講好,不亦善乎!”又應之曰:“奉詔取東都,不令講好也!”至暮,各引兵還。
上遣使與竇建德連和,建德遣同安長公主隨使者俱還。
乙卯,劉德威襲懷州,入其外郭,下其堡聚。
九月,庚午,梁師都將劉旻以華池來降,以為林州總管。
癸酉,王世充顯州總管田瓚以所部二十五州來降;自是襄陽聲問與世充絕。
史萬寶進軍甘泉宮。丁醜,秦王世民遣右武衛將軍王君廓攻轘轅,拔之。王世充遣其將魏隱等擊君廓,君廓偽遁,設伏,大破之,遂東徇地,至管城而還。先是,王世充將郭士衡、許羅漢掠唐境,君廓以策擊卻之,詔勞之曰:“卿以十三人破賊一萬,自古以少制眾,未之有也。”
世充尉州剌史時德睿帥所部杞、夏、陳、隨、許、潁、尉七州來降。秦王世民以便宜命州縣官並依世充所署,無所變易,改尉州為南汴州,於是河南州縣相繼來降。
劉武周降將尋相等多叛去。諸將疑尉遲敬德,囚之軍中。行臺左仆射屈突通、尚書殷開山言於世民曰:“敬德驍勇絕倫,今既囚之,心必怨望,留之恐為後患,不如遂殺之。”世民曰:“不然。敬德若叛,豈在尋相之後邪!”遽命釋之,引入臥內,賜之金,曰:“丈夫意氣相期,勿以小嫌介意,吾終不信讒言以害忠良,公宜體之。必欲去者,以此金相資,表一時共事之情也。”辛巳,世民以五百騎行戰地,登魏宣武陵。王世充帥步騎萬餘猝至,圍之。單雄信引槊直趨世民,敬德躍馬大呼,橫刺雄信墜馬,世充兵稍卻,敬德翼世民出圍。世民、敬德更帥騎兵還戰,出入世充陳,往返無所礙。屈突通引大兵繼至,世充兵大敗,
敬德善避槊,每單騎入敵陳中,敵叢槊刺之,終莫能傷,又能奪敵槊返剌之。齊王元吉以善馬槊自負,聞敬德之能,請各去刃相與校勝負,敬德曰:“敬德謹當去之,王勿去也。”既而元吉刺之,終不能中。秦王世民問敬德曰:“避槊與奪槊,孰難?”敬德曰:“奪槊難。”乃命敬德奪元吉槊。元吉操槊躍馬,誌在刺之,敬德須臾三奪其槊;元吉雖面相嘆異,內甚恥之。
叛胡陷嵐州。
初,王世充以邴元真為滑州行臺仆射。濮州刺史杜才幹,李密故將也,恨元真叛密,詐以其眾降之。元真恃其官勢,自往招慰,才幹出迎,延入就坐,執而數之曰:“汝本庸才,魏化置汝元僚,不建毫發之功,乃構滔天之禍,今來送死,是汝之分!”遂斬之,遣人賫其首至黎陽祭密墓。壬午,以濮州來降。
突厥莫賀咄設寇涼州,總管楊恭仁擊之,為所敗,掠男女數千人而去。
丙戌,以田瓚為顯州總管,賜爵蔡國公。
冬,十月,甲午,王世充大將軍張鎮周來降。
甲辰,行軍總管羅士信襲王世充硤石堡,拔之。士信又圍千金堡,堡中人罵之。士信夜遣百餘人抱嬰兒數十至堡下,使兒啼呼,詐雲“從東都來歸羅總管”。既而相謂曰:“此千金堡也,吾屬誤矣。”即去。堡中以為士信已去,來者洛陽亡人,出兵追之。士信伏兵於道,伺其門開,突入,屠之。
竇建德之圍幽州也,李藝告急於高開道,開道帥二千騎救之,建德兵引去,開道因藝遣使來降。戊申,以開道為蔚州總管,賜姓李氏,封北平郡王。開道有矢鏃在頰,召醫出之,醫曰:“鏃深,不可出。”開道怒,斬之。別召一醫,曰:“出之恐痛。”又斬之。更召一醫,醫曰:“可出。”乃鑿骨,置楔其間,骨裂寸餘,竟出其鏃;開道奏妓進膳不輟。
竇建德帥眾二十萬復攻幽州。建德兵已攀堞,薛萬均、薛萬徹帥敢死士百人從地道出其背,掩擊之,建德兵潰走,斬首千餘級。李藝兵乘勝薄其營,建德陳於營中,填塹而出,奮擊,大破之,建德逐北。至其城下,攻之,不克而還。
李密之敗也,楊慶歸洛陽,復姓楊氏。及王世充稱帝,慶復姓郭氏,世充以為管州總管,妻以兄女。秦王世民逼洛陽,慶潛遣人請降,世民遣總管李世勣將兵往據其城。慶欲與其妻偕來,妻曰:“主上使妾侍巾櫛者,欲結君之心也。今君既辜付托,徇利求全,妾將如君何!若至長安,則君家一婢耳,君何用為!願送至洛陽,君之惠也。”慶不許。慶出,妻謂侍者曰:“若唐遂勝鄭,則吾家必滅;鄭若勝唐,則吾夫必死。人生至此,何用生為!”遂自殺。庚戌,慶來降,復姓楊氏,拜上柱國、郇國公。
時世充太子玄應鎮虎牢,軍於宋、汴之間,聞之,引兵趣管城,李世勣擊卻之。使郭孝恪為書說榮州刺史魏陸,陸密請降。玄應遣大將軍張誌就陸征兵,丙辰,陸擒誌等四將,舉州來降。陽城令王雄帥諸堡來降,秦王世民使李世勣引兵應之,以雄為嵩州刺史,嵩南之路始通。魏陸使張誌詐為玄應書,停其東道之兵,令其將張慈寶且還汴州,又密告汴州刺史王要漢使圖慈寶,要漢斬慈寶以降。玄應聞諸州皆叛,大懼,奔還洛陽。詔以要漢為汴州總管,賜爵郳國公。
王弘烈據襄陽,上令金州總管府司馬涇陽李大亮安撫樊、鄧以圖之。十一月,庚申,大亮攻樊城鎮,拔之,斬其將國大安,下其城柵十四。
蕭銑性褊狹,多猜忌。諸將恃功恣橫,好專誅殺,銑患之,乃宣言罷兵營農,實欲奪諸將之權。大司馬董景珍弟為將軍,怨望,謀作亂;事泄,伏誅。景珍時鎮長沙,銑下詔赦之,召還江陵。景珍懼,甲子,以長沙來降;詔峽州刺史許紹出兵應之。
雲州總管郭子和,先與突厥、梁師都相連結,既而襲師都寧朔城,克之。又得突厥釁隙,遣使以聞,為突厥候騎所獲。處羅可汗大怒,囚其弟子升。子和自以孤危,請帥其民南徙,詔以延州故城處之。
張舉、劉旻之降也,梁師都大懼,遣其尚書陸季覽說突厥處羅可汗曰:“比者中原喪亂,分為數國,勢均力弱,故皆北面歸附突厥。今定楊可汗既亡,天下將悉為唐有。師都不辭灰滅,亦恐次及可汗。不若及其未定,南取中原,如魏道武所為,師都請為鄉導。”處羅從之,謀使莫賀咄設入自原州,泥步設與師都入自延州,處羅入自並州,突利可汗與奚、、契丹、靺鞨入自幽州,會竇建德之師自滏口西入,會於晉、絳。莫賀咄者,處羅之弟咄苾也;突利者,始畢之子什缽苾也。
處羅又欲取並州以居楊政道,其群臣多諫,處羅曰:“我父失國,賴隋得立,此恩不可忘!”將出師而卒。義成公主以其子奧射設醜弱,廢之,更立莫賀咄設,號頡利可汗。乙酉,頡利遣使告處羅之喪,上禮之如始畢之喪。
戊子,安撫大使李大亮取王世充沮、華二州。
是月,竇建德濟河擊孟海公。
初,王世充侵建德黎陽,建德襲破殷州以報之。自是二國交惡,信使不通。及唐兵逼洛陽,世充遣使求救於建德。建德中書侍郎劉彬說建德曰;“
十二月,辛卯,王世充許、亳等十一州皆請降。
壬辰,燕郡王李藝又擊竇建德軍於籠火城,破之。
辛醜,王世充隨州總管徐毅舉州降。
癸卯,峽州剌史許紹攻蕭銑荊門鎮,拔之。紹所部與梁、鄭鄰接,二境得紹士卒,皆殺之,紹得二境士卒,皆資給遣之。敵人愧感,不復侵掠,境內以安。
蕭銑遣其齊王張繡攻長沙,董景珍謂繡曰:“‘前年醢彭越,往年殺韓信’,卿不見之乎?何為相攻!”繡不應,進兵圍之。景珍欲潰圍走,為麾下所殺;銑以繡為尚書令。繡恃功驕橫,銑又殺之。由是功臣諸將皆有離心,兵勢益弱。
王世充遣其兄子代王琬、長孫安世詣竇建德報聘,且乞師。
突厥倫特勒在並州,大為民患,並州總管劉世讓設策擒之。上聞之,甚喜。張道源從竇建德在河南,密遣人詣長安,請出兵攻洺州以震山東。丙午,詔世讓為行軍總管,使將兵出土門,趣洺州。
己酉,瓜州刺史賀拔行威執驃騎將軍達奚暠,舉兵反。
是歲,李子通渡江攻沈法興,取京口。法興遣其仆射蔣元超拒之,戰於庱亭,元超敗死,法興棄毘陵,奔吳郡。於是丹楊、毘陵等郡皆降於子通。子通以法興府掾李百藥為內史侍郎、國子祭酒。
杜伏威遣行臺左仆射輔公祏將卒數千攻子通,以將軍闞稜、王雄誕為副。公祐渡江攻丹楊,克之,進屯溧水,子通帥眾數萬拒之。公祐簡精甲千人,執長刀為前鋒;又使千人踵其後,曰:“有退者即斬之。”自帥餘眾,復居其後。子通為方陳而前,公祐前鋒千人殊死戰,公祐復張左右翼以擊之,子通敗走,公祐逐之,反為所敗,還,閉壁不出。王雄誕曰:“子通無壁壘,又狃於初勝,乘其無備擊之,可破也。”公祐不從。雄誕以其私屬數百人夜出擊之,因風縱火,子通大敗,降其卒數千人。子通食盡,棄江都,保京口,江西之地盡入於伏威,伏威徙居丹楊。
子通復東走太湖,收合亡散,得二萬人,襲沈法興於吳郡,大破之。法興帥左右數百人棄城走,吳郡賊帥聞人遂安遣其將葉孝辯迎之,法興中塗而悔,欲殺孝辯,更向會稽。孝辯覺之,法興窘迫,赴江溺死。子通軍勢復振,帥其群臣徙都餘杭,盡收法興之地,北自太湖,南至嶺,東包會稽,西距宣城,皆有之。
廣、新二州賊帥高法澄、沈寶徹殺隋官,據州,附於林士弘,漢陽太守馮盎擊破之。既而寶徹兄子智臣復聚兵於新州,盎引兵擊之。戰始合,盎免胄大呼曰:“爾識我乎?”賊多棄仗肉袒而拜,遂潰,擒寶徹、智臣等,嶺外遂定。
竇建德行臺尚書令恒山胡大恩請降。
武德四年辛巳,公元六二一年
春,正月,癸酉,以大恩為代州總管,封定襄郡王,賜姓李氏。代州石嶺之北,自劉武周之亂,寇盜充斥,大恩徙鎮雁門,討擊,悉平之。
稽胡酋帥劉屳成部落數萬,為邊寇;辛巳,詔太子建成統諸軍討之。
王世充梁州總管程嘉會以所部來降。
杜伏威遣其將陳正通、徐紹宗帥精兵二千,來會秦王世民擊王世充,甲申,攻梁,克之。
丙戌,黔州刺史田世康攻蕭銑五州、四鎮,皆克之。
秦王世民選精銳千餘騎,皆皁衣玄甲,分為左右隊,使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將之。每戰,世民親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畏之。行臺仆射屈突通、贊皇公竇軌將兵按行營屯,猝與王世充遇,戰不利。秦王世民帥玄甲救之,世充大敗,獲其騎將葛彥璋,俘斬六千餘人,世充遁歸。
李靖說趙郡王孝恭以取蕭銑十策,孝恭上之。二月,辛卯,改信州為夔州,以孝恭為總管,使大造舟艦,習水戰。以孝恭未更軍旅,以靖為行軍總管,兼孝恭長史,委以軍事。靖說孝恭悉召巴、蜀酋長子弟,量才授任,置之左右,外示引擢,實以為質。
王世充太子玄應將兵數千人,自虎牢運糧入洛陽,秦王世民遣將軍李君羨邀擊,大破之,玄應
世民使宇文士及奏請進圍東都,上謂士及曰:“歸語爾王:今取洛陽,止欲息兵。克城之日,乘輿法物,圖籍器械,非私家所須者,委汝收之。其餘
辛醜,世民移軍青城宮,壁壘未立,王世充帥眾二萬自方諸門出,憑故馬坊垣塹,臨谷水以拒唐兵,諸將皆懼。世民以精騎陳於北邙,登魏宣武陵以望之,謂左右曰:“賊勢窘矣,悉眾而出,僥幸一戰,今日破之,後不敢復出矣!”命屈突通帥步卒五千渡水擊之,戒通曰:“兵交則縱煙。”煙作,世民引騎南下,
初,驃騎將軍王懷文為唐軍斥候,為世充所獲,世充欲慰悅之,引置左右。壬寅,世充出右掖門,臨洛水為陳,懷文忽引槊刺世充,世充衷甲,槊折不能入,左右猝出不意,皆愕眙
先是,禦史大夫鄭颋不樂仕世充,多稱疾不預事,至是謂世充曰:“臣聞佛有金剛不壞身,陛下真是也!臣實多幸,得生佛世,願棄官削發為沙門,服勤精進,以資陛下之神武。”世充曰:“國之大臣,聲望素重,一旦入道,將駭物聽。俟兵革休息,當從公誌。”颋固請,不許。退謂其妻曰:“吾束發從官,誌慕名節,不幸遭遇亂世,流離至此,側身猜忌之朝,累足危亡之地,智力淺薄,無以自全。人生會當有死,早晚何殊?姑
詔贈王懷文上柱國、朔州刺史。
並州安撫使唐儉密奏:“真鄉公李仲文與妖僧誌覺有謀反語,又娶陶氏之女以應桃李之謠。諂事可汗,甚得其意,可汗許立為南面可汗。及在並州,
庚戌,王泰棄河陽走,其將趙夐等以城來降。別將單雄信、裴孝達與總管王君廓相持於洛口,秦王世民帥步騎五千援之,至轘轅,雄信等遁去,君廓追敗之。
壬子,延州總管段德操擊劉屳成,破之,斬首千餘級。
乙卯,王世充懷州刺史陸善宗以城降。
秦王世民圍洛陽宮城,城中守禦甚嚴,大砲飛石重五十斤,擲二百步,八弓弩箭如車輻,鏃如巨斧,射五百步。世民四面攻之,
戊午,王世充鄭州司兵沈悅遣使詣左武候大將軍李世勣請降。左衛將軍王群廓夜引兵襲虎牢,悅為內應,遂拔之,獲其荊王行本及長史戴胄。悅,君理之孫也。
竇建德克周橋,虜孟海公。
閱讀:20991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