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灼

《南史》 > 卷七十一·儒林 > 郑灼

郑灼字茂昭,东阳信安人也。幼聪敏,励志儒学。少受业于皇侃。梁简文在东宫,雅爱经术,引灼爲西省义学士。承圣中,爲兼中书通事舍人。仕陈,武帝、文帝时,累迁中散大夫,后兼国子博士,未拜卒。

灼性精勤,尤明三礼。少时,尝梦与皇侃遇于途,侃谓曰:“郑郎开口。”侃因唾灼口中,自后义理益进。灼家贫,抄义疏以日继夜,笔豪尽,每削用之。常蔬食,讲授多苦心热,若瓜时,辄偃卧以瓜镇心,起便读诵,其笃志如此。

时有晋陵张崖、吴郡陆诩、吴兴沈德威、会稽贺德基,俱以礼学自命。

张崖传三礼于同郡刘文绍。天嘉元年,爲尚书仪曹郎,广沈文阿仪注,撰五礼。后爲国子博士。

陆诩少习崔灵恩三礼义宗,梁时百济国表求讲礼博士,诏令诩行。天嘉中,位尚书祠部郎。

沈德威字怀远,少有操行。梁太清末,遁于天目山,筑室以居。虽处乱离,而笃学无倦。天嘉元年,征出都,后爲国子助教。每自学还私室讲授,道俗受业数百人,率常如此。迁太常丞,兼五礼学士,后爲尚书祠部郎。陈亡入隋,官至秦王府主簿,卒年五十五。

贺德基字承业,世传礼学。祖文发、父淹,仕梁俱爲祠部郎,并有名当世。德基少游学都下,积年不归,衣资罄乏,又耻服故弊,盛冬止衣夹襦裤。尝于白马寺前逢一妇人,容服甚盛,呼德基入寺门,脱白纶巾以赠之。仍谓曰:“君方爲重器,不久贫寒,故以此相遗耳。”问姓名,不答而去。德基于礼记称爲精明,位尚书祠部郎。虽不至大官,而三世儒学,俱爲祠部郎,时论美其不坠。

阅读:7038

免费个人与家庭在线简易记帐本>>>

《鄭灼》繁體版

《郑灼》拼音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