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词典 > 洪爐
(洪炉,洪炉)
亦作“洪鑪”。亦作“洪罏”。
1.大火炉。
《后汉书·何进传》:“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髮耳。”
唐刘禹锡《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暂辍洪鑪观剑戟,还将大笔注《春秋》。”
金元好问《论诗》诗之二六:“金入洪鑪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曹禺等《脸剑篇》第三幕:“日轮当午,火旗焰焰,地上的生物彷佛放在洪炉中炙烤。”
2.比喻陶冶和锻炼人的环境。
唐薛逢《送西川杜司空赴镇》诗:“莫遣洪罏旷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罏,一本作“鑪”。
明陈继儒《读书镜》卷七:“君子以善服人,不如以善养人,养人至于盗贼使之改过,真是一具大洪炉也。”
邹韬奋《抗战以来》二二:“这伟大时代的洪炉,陶冶了多少中国未来的青年战士!”
3.比喻天地。
晋葛洪《抱朴子·勗学》:“鼓九阳之洪炉,运大钧乎皇极。”
唐杜甫《行次昭陵》诗:“指麾安率土,盪涤抚洪炉。”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夫明季之乱极矣,圣朝荡涤洪鑪,拯民水火。”
4.犹造化。
唐杜甫《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凡四十韵》:“飘萧将素髮,汩没听洪鑪。”
5.犹大才;大成就。
唐崔璐《览皮先辈盛製因作十韵以寄用伸款仰》:“鬼神争奥秘,天地惜洪鑪。”
《旧唐书·郑畋传》:“建洪鑪于圣代,成庶绩于明时。”
6.比喻生成万物的本源;国家枢要。
唐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今天子握大象,运洪鑪,星重辉,海重润。”
唐白敏中《酒令》诗:“十姓胡中第六胡,也曾金阙掌洪炉。”
阅读:1020
●洪爐(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