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簉
簉字的笔画:16画;
zào
ㄗㄠˋ
〔《广韵》初救切,去宥,初。〕
1.副;附属。
《左传·昭公十一年》:“僖子使助薳氏之簉。”
杜预注:“簉,副倅也。
薳氏之女为僖子副妾。”
《文选·张衡〈西京赋〉》:“属车之簉,载猃猲獢。”
薛综注:“簉,副也。”
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三司副使曰簉。”
元马祖常《寄六弟元德宰束鹿》诗:“汝今作出县,我偶尚书簉。”
清黄宗羲《玄若高公墓志铭》:“所配范氏,赠淑人;继徐氏,封淑人;簉施氏。”
2.排列;杂厕。
《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中坐溢朱组,步檐簉琼弁。”
吕延济注:“簉,比也。”
《南史·王琳传》:“瑒(朱瑒)早簉末僚,预参下席。”
唐太宗《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
唐柳宗元《上权补阙温卷》:“﹝宗元﹞拜揖长者,自于幼年,是以簉俊造之末迹,厕牒计之下列。”
3.汇集;充满。
南朝梁江淹《为萧让剑履殊礼表》:“虽英衮簉朝,贤武满世,蒙此典者,乃旷古时降耳。”
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棘寺游三礼,蓬山簉八儒。”
4.表数量,指百斤黄金。
《南史·梁武陵王纪传》:“﹝帝﹞既东下,黄金一斤为饼,百饼为簉。至有百簉。”
5.通“造”。往,前往。参见“簉访”。
阅读:1132
●簉(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