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词典 > 泾渭
(泾渭,泾渭)
1.指泾水和渭水。
《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毛传:“泾渭相入而清浊异。”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
三国魏曹植《赠丁仪王粲》诗:“山岑高无极,泾渭扬浊清。”
南朝梁刘勰《文心凋龙·情采》:“若择源于泾渭之流,按辔于邪正之路,亦可以驭文采矣。”
唐杜甫《骢马行》:“昼洗须腾泾渭深,夕趋可刷幽并夜。”
2.古人谓泾浊渭清(实为泾清渭浊),因常用“泾渭”喻人品的优劣清浊,事物的真伪是非。
《晋书·外戚传·王濛》:“夫军国殊用,文武异容,岂可令泾渭溷流,亏清穆之风。”
唐刘知几《史通·采撰》:“况古今路阻,视听壤隔,而谈者或以前为后,或以有为无。
泾渭一乱,莫之能辨。”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胸中自有泾渭,皮里自具《春秋》。”
《新华月报》1980年第9期:“他是非分明,有泾渭。”
阅读:1276
●泾渭(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