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梁
梁字的笔画:11画;
(参见樑)
liáng
ㄌ〡ㄤˊ
〔《广韵》吕张切,平阳,来。〕
亦作“樑”。
1.桥。
《诗·大雅·大明》:“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孔颖达疏:“造其舟以为桥梁。”
唐刘长卿《京口怀洛阳旧居兼寄广陵二三知己》诗:“川阔悲无梁,蔼然沧波夕。”
宋王安石《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欲往无舟梁,长年寄心目。”
陈毅《过黄泛区书所见》诗:“陷泥过膝及腰腹,人马欲渡川无梁。”
2.筑桥,架桥。
《左传·庄公四年》:“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
杨伯峻注:“梁溠,于溠水筑桥。”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遂西定河南地,按榆谿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
裴駰集解引如淳曰:“为北河作桥梁。”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村路因水囓成谷,梁之。村人日行车过桥,桥根坏,坠车焉。”
清魏源《圣武记》卷五:“即大金沙江上游,捍隄三十馀里,居民夹岸而梁其上。”
3.断水捕鱼的堰。
《诗·邶风·谷风》:“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毛传:“梁,鱼梁;笱,所以捕鱼也。”
孔颖达疏引郑司农曰:“梁,水堰。堰水而为关空,以笱承其空。”
《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鮓遗母。”
宋王安石《李氏沅江书堂》诗:“沅江水有梁与罾,沅田桑树可蚕耕。”
4.河堤,堤堰。
《春秋·襄公十六年》:“公会晋侯、宋公……小邾子于湨梁。”
杨伯峻注:“湨梁,湨水之隄梁。
《尔雅·释地》‘梁莫大于湨梁’是也。”
《尔雅·释宫》:“隄谓之梁。”
5.屋梁。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木。通常也指檩。
《商君书·兵守》:“客至,而作土以为险阻及耕格阱,发梁撤屋……使客无得以助攻备。”
晋张协《七命》:“音朗号锺,韵清绕梁。”
前蜀毛文锡《更漏子》词:“宵雾散,晓霞辉。梁间双燕飞。”
宋欧阳修《河南府重修净垢院记》:“淨垢院在洛北,废最甚,无刻识,不知谁氏之为,独牓其梁曰:长兴四年建。”
6.泛指横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
《尔雅·释宫》:“楣谓之梁。”
郭璞注:“门户上横梁。”如:楼板梁。
7.物体或人体上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
《诗·小雅·甫田》:“曾孙之稼,如茨如梁。”
毛传:“梁,车梁也。”此指禾垛。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又西踰一梁,梁横南北若阈。”此指山梁。
《文明小史》第九回:“﹝傅知府﹞穿了一件家人们的长褂子,一双双梁的鞋子。”此指鞋上之梁。如:鼻梁;嵴梁。
8.指冠上横嵴。封建时代区分官阶的冠饰。
《后汉书·舆服志下》:“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
宋吴自牧《梦粱录·驾出宿斋殿》:“其头冠各有品从:宰执亲王九梁,加貂蝉笼巾;侍从官七梁;馀官六梁至二梁有差;台谏官增豸角耳。所谓梁者,则冠前额梁上排金铜叶是也。”
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外九梁朝冠、鹤补朝服、金带、朝鞋、牙笏上。”
9.见“梁粝”。
10.古代九州中的州名之一。
《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唐孔颖达疏:“从梁适雍,自南向北,故先黑水而后西河。”参见“梁州”。
11.山名。
《书·禹贡》:“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
曾运乾正读:“梁,山名。今陝西韩城县西北之山也。”参见“梁山”。
12.古地名。
春秋时周邑,后入楚。在今河南省临汝县境。
《左传·哀公四年》:“﹝楚﹞为一昔之期,袭梁及霍。”
杨伯峻注:“梁在今河南临汝县西……霍在梁之西南。”
13.古国名。
周时诸侯国。
《国语·晋语二》:“夷吾逃于梁。”
韦昭注:“梁,嬴姓之国,伯爵也。”
14.古国名。
战国七雄之一,即魏。
魏惠王时迁都大梁,因称梁。
15.朝代名。南朝萧衍(梁武帝)所建。公元502-557年。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16.朝代名。
五代朱温(梁太祖)所建,史称后梁。公元907-923年。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17.通“粱”。
《素问·通评虚实论》:“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
王冰注:“梁,粱字也。”
宋黄庭坚《病起次韵和稚川进叔偶酬之什》:“白髮生来惊客鬓,黄梁炊熟又春华。”
18.通“谅”。
汉班固《白虎通·封禅》:“梁,信也。”参见“梁闇”。
19.通“掠”。
《尚书大传》卷二:“桀杀刑弥厚,而民弥暴,故尔梁远,遂以是亡。”
郑玄注:“梁,读为掠。”
20.姓。
阅读:2129
●梁(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