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崇
崇字的笔画:11画;
chóng
ㄔㄨㄥˊ
〔《广韵》锄弓切,平东,崇。〕
1.高,高大。
《易·繫辞上》:“崇效天,卑法地。”
《国语·周语下》:“夫宫室不崇,器无彤镂,俭也。”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西抚于石步墟,东极于司叛之尖山,皆崇峰联属。”
《红楼梦》第一○二回:“以致崇楼高阁,琼馆瑶台,皆为禽兽所栖。”
2.引申指崇高;高贵。参见“崇轨”、“崇厚”、“崇重”。
3.高度,从下向上的距离。
《周礼·考工记·匠人》:“殷人重屋,堂脩七寻,堂崇三尺。”
《礼记·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于防……于是封之,崇四尺。”
宋沉辽《花药山法堂碑》:“其崇玖仞,厥广八十有五寻。”
清褚人穫《坚瓠广集·调水符》:“洞在盩厔县西门,洞门崇四尺,阔三尺。”
4.尊崇,推重。
《诗·周颂·烈文》:“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朱熹集传:“崇,尊尚也。”
《汉书·郊祀志下》:“莽遂崇鬼神淫祀。”
颜师古注:“崇,古崇字。”
南朝梁刘勰《文心凋龙·诏策》:“晋氏中兴,唯明帝崇才。”
唐韩愈《石鼓歌》:“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元陈赓《子猷访戴图》诗:“两晋崇玄虚,风流变华夏。”
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创造社是尊贵天才的……崇创作,恶翻译,尤其憎恶重译的。”
5.助长;增高。
《左传·成公十八年》:“今将崇诸侯之姦。”
杜预注:“崇,长也。”
《国语·周语下》:“晋闻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
唐柳宗元《钴鉧潭记》:“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
宋曾巩《本朝政要策·任将》:“太祖之置将也……小其名而崇其势,略其细而求其大。”
6.重複。
《书·盘庚中》:“失于政,陈于兹,高后丕乃崇降罪疾。”
孔传:“崇,重也。”
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乌丸三种,崇乱二世,袁尚因之,逼据塞北。”
《新唐书·突厥传上》:“或一日再赐,一月累封,凯还未歌,书品已崇。”
7.聚积;聚敛。
《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荑薀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杜预注:“薀,积也。崇,聚也。”
汉王符《潜夫论·忠贵》:“卒其以败者,非苦禁忌少而门枢朽也,常苦崇财货而得骄僭,虐百姓而失民心尔。”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金玉崇而寇盗至,名位高而忧责集。”
唐柳宗元《石渠记》:“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而盈。”参见“崇饮”。
8.充满。参见“崇乱”、“崇期”、“崇酒”。
9.兴盛。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笃未甚然其言也,故因为述大汉之崇,世据廱州之利,而今国家未暇之故,以晓客意。”
李贤注:“崇,高盛也。”参见“崇替”。
10.修饰。
《国语·周语中》:“容貌有崇,威仪有则。”
韦昭注:“崇,饰也。”
《国语·楚语下》:“威仪之则,容貌之崇,忠信之质,禋絜之服。”参见“崇饰”。
11.崇牙的省称。
《礼记·檀弓上》:“孔子之丧,公西赤志焉。饰棺牆,置翣,设披,周也;设崇,殷也。”
郑玄注:“崇,崇牙,旌旗饰也。”
孔颖达疏:“其送葬乘车所建旌旗,刻缯为崇牙之饰,此则殷法。”参见“崇牙”。
12.古国名。又称有崇氏,相传为鲧的封国。在今河南嵩县。
13.古国名。
商的与国。为周文王所灭。在今陝西西安市沣水西。
14.古国名。
春秋时秦的与国。
15.通“终”。终尽。参见“崇朝”。
16.姓。
宋有崇大年。见《宋史翼》卷十八。
阅读:4121
●崇(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