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紕
简体纰字的笔画:7画;繁體紕字筆畫:10畫。
(纰,纰)
I
pí
ㄆ〡ˊ
〔《广韵》符支切,平支,并。〕
“辟”的被通假字。
1.在衣冠或旗帜上镶饰缘边。
《诗·鄘风·干旄》:“素丝纰之,良马四之。”
毛传:“纰,所以织组也。”
郑玄笺:“素丝者以为缕,以缝纰旌旗之旒縿,或以维持之。”
2.指冠服等的缘饰。
《礼记·玉藻》:“缟冠素纰,既祥之冠也。”
郑玄注:“纰,缘边也。”
II
pī
ㄆ〡
〔《广韵》匹夷切,平脂,滂。〕
1.谓丝织物稀疏。
元赵明道《夜行船·寄香罗帕》套曲:“幅尺阔全无半缕纰,密实十分奈洗。”
2.谓布帛欲坏时丝缕鬆散。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一摺:“怕只怕是那罗纰锦旧,莺老花残。”
3.疏忽;谬误。
宋沉作哲《寓简》卷六:“朝溷乱而多制者,其政益纰。”参见“纰缪”。
III
b·
ㄅ〡ˇ
〔《集韵》补履切,上旨,帮。〕
古代氐族人製的兽毛织物。参见“纰罽”。
阅读:1179
●紕(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