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識
简体识字的笔画:7画;繁體識字筆畫:19畫。
(识,识)
I
shí
ㄕˊ
〔《广韵》赏职切,入职,书。〕
1.知道;瞭解。
《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二:“欲往城南望城北,此心炯炯君应识。”
明归有光《〈山斋先生文集〉序》:“故上焉者能识性命之情,其次亦能达于治乱之迹。”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凋。”
2.认识;识别。
《史记·刺客列传》:“﹝豫让﹞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弘正初得师道首,疑其非真,召夏侯澄使识之。”
3.赏识。
晋干宝《搜神记》卷四:“班进拜流涕,问:‘大人何因及此?’父云:‘吾死不幸,见遣三年,今已二年矣,困苦不可处。知汝今为明府所识,可为吾陈之,乞免此役。’”
《北齐书·恩幸传·韩凤》:“后主亲就众中牵凤手曰:‘都督看儿来。’因此被识,数唤共戏。”
4.知识;见解。
《庄子·山木》:“侗乎其无识,傥乎其怠疑。”
《旧唐书·刘子玄传》:“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
孙犁《澹定集·〈文艺评论〉改进要点》:“识自学出,无学而自诩识高,虽充满教训口吻,凌厉姿态,其收效亦微。”
5.思想意识。
《后汉书·马融传论》:“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
李贤注:“识,性也。”
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阮步兵》:“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
6.知觉。
南朝梁武帝《净业赋》:“观耳识之爱声,亦如飞鸟之归林。”
7.相识的朋友;知交。
唐刘禹锡《元日感怀》诗:“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宋苏轼《与参寥子书》之二:“平生亲识,亦断往还,理故宜尔。”
8.通“适”。刚才。
《左传·成公十六年》:“识见不穀而趋,无乃伤乎?”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识,犹‘适’也。”
II
zhì
ㄓˋ
〔《广韵》职吏切,去志,章。〕
1.旗帜。后作“帜”。
《汉书·王莽传下》:“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
颜师古注:“识,读与帜同。”
《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晋杜预注:“或曰时楚以茅为旌识。”
2.标志;记号。
三国魏曹植《宝刀赋》序:“建安中,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宝刀五枚,三年乃就,以龙、虎、熊、马、雀为识。”
《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晨出战,以碧帽为识。”
许地山《空山灵雨·别话》:“她笑,但白的被窝中所显出来的笑容并不是欢乐底标识。”
3.做记号,加标记。
《周礼·考工记·匠人》:“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一路採笋,盈握则置路隅,以识来径。”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六年》:“其间有未便于人情、未安于圣心者,莫不朱黄识之,稍或可疑,必加改定,然后颁行。”
4.记住。
《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孔颖达疏:“故多记识前代之言,往贤之行,使多闻多见,以畜积己德。”
汉王充《论衡·遭虎》:“孔子曰:‘弟子识诸,苛政暴吏甚于虎也。’”
5.记载。
《汉书·匈奴传上》:“于是说教单于左右疏记,以计识其人众畜牧。”
颜师古注:“识亦记。”
宋曾巩《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故尧舜性之也,而见于传记,则皆有师,其史官识其行事,则皆曰‘若稽古’。”
鲁迅《而已集·写在〈劳动问题〉之前》:“鲁迅识于广州中山大学。”
6.特指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桉《博古图》古器俱有款识,款谓阴字,是凹入者;识谓阳字,是凸出者。款在外,识在内……识音炽。”参见“款识”。
7.通“职”。职掌。
《管子·明法》:“百官识非惠也,刑罚必也。”
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管子》:“识职古同字。
《汉脩华岳碑》、《周礼》‘识方氏’,假识为职,是其证。”
8.通“职”。相爱怜。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论上》:“有”:“识,通作职。
《方言》:‘怜职,爱也。’凡言相爱怜者,吴越之閒谓之怜职。”参见“识有”。
9.通“蘵”。草名。
《大戴礼记·夏小正》:“三月……采识。识,草也。”
王聘珍解诂:“识当为蘵,《尔雅》曰:‘蘵,黄蒢。’郭注云:‘蘵草叶似酸浆,花小而白,中心黄,江东以作菹食。’”
阅读:1349
●識(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