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泰
泰字的笔画:10画;
tài
ㄊㄞˋ
〔《广韵》他盖切,去泰,透。〕
1.通达;通畅。
《易·序卦》:“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汉书·刘向传》:“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消,则政日治,故为泰。泰者,通而治也。”
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之一:“夫泰之时,和气洽而理道昌,一有壅阏,不足为泰。”
2.安舒;安宁。
《论语·子路》:“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必使陵侮不作,悬企不萌,所谓贤鄙处宜,华野同泰。”
3.好,美好。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三国志·吴志·孙皓传》“陈事势利害,以申喻皓”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结欢弭兵,共为一家,惠矜吴会,施及中土,岂不泰哉!”
4.宽裕。
《荀子·议兵》:“凡虑事欲孰,而用财欲泰。”
清夏燮《中西纪事·申明烟禁》:“必使水师皆为我用,不为夷用,则养兵筹饷,不得不增;船炮用财,不得不泰。”
5.骄纵。
《国语·晋语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慾无艺……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
《论语·子罕》:“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
何晏集解引王肃曰:“时臣骄泰,故于上拜。”
唐柳宗元《非〈国语〉上·虢梦》:“虢,小国也而泰,以招大国之怒。”
6.奢侈。
《国语·晋语八》:“夫却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
韦昭注:“奢泰于国。”
宋曾巩《金华县君曾氏墓志铭》:“于是时,夫人兄鲁公公亮实为宰相当国,然夫人处里舍弥约,未尝以为泰。”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学者立言,贵乎不朽,即味列八珍,当使天下不以为泰耳。”
7.大。
《书·泰誓上》“泰誓”孔传:“大会以誓众。”
孔颖达疏:“经云‘大会于孟津’,知名曰‘泰誓’者,其大会以示众也。”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山川颂》:“小其上,泰其下,久长安,后世无有去就,俨然独处,惟山之意。”
8.太;过甚。
《诗·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泰怃,予慎无辜。”
郑玄笺:“已、泰,皆言甚也。”
《孟子·滕文公下》:“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汉书·孔光传》:“霸为人谦退,不好权势,常称爵位泰过,何德以堪之!”章炳麟《中华民国解》:“夫子本楚之良家,而云楚为非种,以忧劳主父效忠穹庐故,遂不惮污辱其乡人,虑大义灭亲之泰过也。”
9.极。参见“泰古”。
10.卦名。
《周易》六十四卦之一。乾下坤上,为上下交通之象。
《易·泰》:“《象》曰:天地交,泰。”
王弼注:“泰者,物大通之时也。”
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杂记·卦配十二月》:“三阳而三阴则为正月,其卦为泰。”
11.古代酒器名。
《礼记·明堂位》:“泰,有虞氏之尊也。”
郑玄注:“泰用瓦。”
12.山名。参见“泰山”。
13.州名。
辽置。治所在乐康(今吉林省洮安县东)。
金大定二十五年废。
承安二年复置,移治长春(今吉林省乾安县北),辖境扩至今洮儿河下游地区,为当时边防重地。
金末废。参阅《金史·地理志上》。
14.州名。
五代南唐置。治所在海宁县(今泰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泰州市、泰县、如皋、泰兴、兴化等县地。
元改泰州路总管府,后复原名。
明清沿置。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五·泰州》。
阅读:2201
●泰(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