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爓
爓字的笔画:20画;
I
yàn
〡ㄢˋ
〔《广韵》以赡切,去豔,以。〕
火焰。
汉班固《东都赋》:“焱焱炎炎,扬光飞文,吐爓生风,欱野歕山。”
《文选·左思〈蜀都赋〉》:“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爓飞煽于天垂。”
李善注引《说文》:“爓,火焰也。”
《宋书·武帝纪上》:“时东北风急,因命纵火,烟爓张天,鼓噪之音震京邑。”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二:“洪爓千尺,白日为之韬光。”
II
xún
ㄒㄩㄣˊ
qián
ㄑ〡ㄢˊ
〔《广韵》徐盐切,平盐,邪。〕
1.用热水烫肉使半熟。亦指烫过的肉。古代用为祭品。
《礼记·礼器》:“郊血,大飨腥,三献爓,一献孰。”
郑玄注:“爓,沉肉于汤也。”
2.用热水烫而去毛。本作“燅”,后多作“燖”。
《周礼·地官·封人》:“歌舞牲及毛炮之豚”汉郑玄注:“毛炮豚者,爓去其毛而炮之。”
《晋书·符生载记》:“生剥牛羊驴马,活爓鸡豚鹅。”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猪》:“﹝母猪﹞有柔毛者,爓治难淨也。”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长沙方言续考》:“爓,《周礼·地官·封人》注云:‘毛炮豚者,爓去其毛而炮之。’《释文》云:‘爓,似盐反。字或作燅。’《通俗文》云:‘以汤去毛曰燅。’《广韵》云:‘燅,徐盐切。’按长沙今以热汤去毛曰爓毛。”
3.犹烧。
宋周密《齐东野语·甄云卿》:“﹝甄云卿﹞将亡之日,命其子爓汤……乃入浴更衣,与木诀。”
阅读:1049
●爓(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