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膠
简体胶字的笔画:10画;繁體膠字筆畫:15畫。
(胶,胶)
I
jiāo
ㄐ〡ㄠ
〔《广韵》古肴切,平肴,见。〕
〔《广韵》古孝切,去效,见。〕
1.黏性物质。用动物的皮、角等或树脂製成,亦有人工合成者。
《周礼·考工记·弓人》:“胶也者,以为和也。”
《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南朝梁刘勰《文心凋龙·附会》:“如胶之粘木,豆之合黄矣。”
唐张贲《奉和袭美伤开元观顾道士》:“凤麟胶尽夜如何,共叹先生剑解多。”
2.特指製成胶质的药物。如:阿胶;驴皮胶;虎骨胶。
3.黏住;使不能移动。亦指舟船搁浅。
《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唐王维《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诗:“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
清褚人穫《坚瓠广集·玳瑁报恩》:“有玳瑁巨鱼随潮至滩,胶于沙际。”
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赴难”和“逃难”〉》:“我们虽然也看见过许多慷慨激昂的诗,什么用死尸堵住敌人的炮口呀,用热血胶住倭奴的刀枪呀,但是,先生,这是‘诗’呵!”
4.牢固。
《诗·小雅·隰桑》:“既见君子,德音孔胶。”
毛传:“胶,固也。”
5.凝滞;停留。引申为冻住。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于心,不挫于气,则神完而守固,虽外物至,不胶于心。”
宋王安石《谩成》诗:“日月不胶时易失,感今怀昔使人愁。”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又一个道:‘风太急了,住了风,只怕湖胶。’又一个道:‘这太湖不愁他胶断,还怕的是风雪。’”
6.拘泥;固执。
宋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今人不知所用,而胶于定法,故其术皆不验。”
《元史·陈祖仁传》:“如复胶于前说,动以言者为扩廓帖木儿游说,而钳天下之口,不幸猝有意外之变,朝廷亦不得闻,而天下之事去矣。”
清顾炎武《与李中孚书》:“圣人何以能不蹈仁而死?时止则止,时行则行,而不胶于一。”
章炳麟《訄书·商鞅》:“故法家者流,则犹西方所谓政治家也,非胶于刑律而已。”
7.欺诈;诡辩。参见“胶言”。
8.古代大学之称。
《礼记·王制》:“周人养国老于东胶。”
郑玄注:“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
9.姓。
殷周时有胶鬲。见《孟子》、《国语》、《吕氏春秋》等书。
II
ji·o
ㄐ〡ㄠˇ
〔《集韵》吉巧切,上巧,见。〕
见“胶胶扰扰”。
III
háo
ㄏㄠˊ
〔《集韵》乎刀切,平豪,匣。〕
戾。参见“胶加”、“胶戾”。
阅读:1260
●膠(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