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瘵
瘵字的笔画:16画;
zhài
ㄓㄞˋ
〔《广韵》侧界切,去怪,庄。〕
1.病。多指痨病。
《诗·大雅·瞻卬》:“邦靡有定,士民其瘵。”
毛传:“瘵,病。”
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徒,灭迹入云峰。”
宋王安石《乞退表》之一:“念其服劳之久,愍其撄瘵之深。”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半载后,病瘵,夜嗽不能寝。”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痨瘵总括》:“痨瘵阴虚虫干血,积热骨蒸咳嗽痰。”注:“久病痨疾而名曰瘵。瘵者,败也,气血两败之意也。”
2.指久病憔悴。
汉蔡邕《王子乔碑》:“其疾病尪瘵者,静躬祈福即获祚。”
金元好问《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诗之二:“孝子在中野,永念负甘旨。家贫亲已老,形瘵心欲死。”
3.伤害,损害。
《诗·小雅·菀柳》:“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无自瘵焉。”
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一》:“币之金与刃之金同,不十年其惧或烦兵事,赖圣天子维持元气,建本甚厚,亦弗瘵也。”
4.灾苦;衰敝。
晋木华《海赋》:“天纲浡潏,为凋为瘵。洪涛澜汗,万里无际。”
唐杜甫《壮游》诗:“大军载草草,凋瘵满膏肓。”
《新唐书·李泌传》:“会澧州缺,衮(常衮)盛言南方凋瘵,请辍泌治之。”
阅读:1304
●瘵(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