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词典 > 鼎足
1.鼎有三足,比喻三方并峙之势。
《史记·淮阴侯列传》:“参分天下,鼎足而居。”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彊,鼎足之形成矣。”
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他这一败,关係大局,迅速动摇了鼎足的平衡,使蜀汉一蹶不振。”
2.引申为匹敌。
3.指三公之位。
汉张衡《南都赋》:“周召之俦,据鼎足焉,以庀王职。”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
清吴伟业《赠王鉴明五十》诗:“后皆保耆颐,或乃致鼎足。”
4.比喻处于重要的地位。
《汉书·彭宣传》:“三公鼎足承君,一足不任,则覆乱美实。”
《后汉书·刘恺传》:“臣闻三公上则台阶,下象山岳,股肱元首,鼎足居职,协和阴阳,调训五品,考功量才,以序庶僚,遭烈风不迷,遇迅雨不惑,位莫重焉。”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唐则诗人济济,宋有文士跄跄,宜其鼎足文坛,为三代后之三代也。”
5.犹鼎元。
唐刘得仁《送高湘及第后东归觐叔》诗:“此去几般荣,登科鼎足名。”
阅读:1513
●鼎足(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