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词典 > 盤礡
(盘礡,盘礡)
亦作“盘薄”。
1.广大,雄伟。
唐杨炯《西陵峡》诗:“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宋文天祥《建康》诗:“金陵古会府,南渡旧陪京,山势犹盘礡,江流已变更。”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戴思颜》:“有诗名,气宇盘礡,每有过人。”
明李东阳《宿刘谏议祠用前韵》:“江山盘礡堪舆气,精爽分明梦觉时。”
2.奋发貌。
宋秦观《曾子固哀词》:“辰来迟而去速兮,固前修以跋疐,方盘礡而上征兮,遽相羊而补外。”
3.盘屈牢固貌。
南朝梁江淹《草木颂·豫章》:“下贯金壤,上笼赤霄,盘薄广结,捎瑟曾乔。”
唐白居易《有木诗》之四:“有木名杜梨,阴森覆丘壑。心蠹已空朽,根深尚盘礡。”
4.延伸;逶迤。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二重层迭于村后,盖北自观音山盘礡而尽于此。”
清顾炎武《五台山》诗:“东临真定北云中,盘薄幽并一气通。”
5.徘徊;逗留。
宋林逋《秋日含山道中回寄历阳希然山人》诗:“林落人家总入诗,下驴盘薄立多时。”
金王若虚《林下四友赞》:“盘礡兮岩阿,容与兮烟萝,籍丰草兮偃卧,愬长风兮浩歌。”
6.《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礡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般礡”本谓箕坐,后作“盘礡”,指恣意作画。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一》引宋黄庭坚《题伯时天育骠骑图》诗:“明窗盘礡万物表,写出人间真乘黄。”
明李东阳《题计汝和墨菊》诗:“偶将盘礡累高情,画苑人人识姓名。”
清钱谦益《题宋徽宗杏村图》诗:“至尊盘礡自游艺,宛是前身画师製。”
7.箕踞。伸开两腿坐。
宋苏轼《和<饮酒>》序:“在扬州时,饮酒过午辄罢,客去,解衣盘礡终日,欢不足,而适有馀。”
元成廷珪《夏日过万蓬庵》诗:“爱汝东庵暑气薄,解衣盘礡坐莓苔。”
清方苞《送王篛林南归序》:“余每朝餐罢,负手步阶除,则篛林推户而入矣。至则解衣盘薄,谘经诹史,旁若无人。”
8.引申为不拘形迹,旷放自适。
宋陆游《与李运使启》:“至于盘礡游戏之翰墨,嬉笑怒骂之文章,过黄初而有馀,嗟正始之复见。”
明莫是龙《笔麈》:“不知此生,身心俱旷,饮啄自适,放恣形骸之外,盘礡溪山之间,俯仰无累于情,起居咸顺其欲。”
清周亮工《书影》卷九:“早起,雪覆身上如堆絮,道人拂袖而起,额上汗犹津津然;或投身海中,盘薄游泳,如弄潮儿。”
9.指大石。
《旧唐书·张廷珪传》:“况此营建,事殷木工,或开发盘礡,峻筑基阶,或塞穴洞,通转採斫,辗压虫蚁,动盈巨亿。”
阅读:1327
●盤礡(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