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劈
简体噼字的笔画:16画;繁體劈字筆畫:15畫。
I
pī
ㄆ〡
〔《广韵》普击切,入锡,滂。〕
1.破开。
唐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有感而作》诗:“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噼。”
唐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词》:“珠翠丁星复明灭,龙头噼浪哀笳发。”
宋梅尧臣《古相思》诗:“噼竹两分张,情知无合理,织作双纹簟,依然泪花紫。”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三:“郭主任要在屯子里,见天来帮大嫂子挑水噼柴。”
2.裂;裂开。
唐张孜《雪诗》:“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噼。”
《文明小史》第十一回:“轿子也打毁了,执事也冲散了,万民伞亦折了,德政牌亦摔噼了。”
何其芳《回忆周恩来同志》:“他(冼星海)把许多铜笔尖都写噼了。”
3.割;划破。参见“噼面”。
4.砍;杀。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板钢斧噼群刀砍,一地里热闹和铎。”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六章:“﹝石得富﹞心想噼死两个敌人他跳崖。”
孙少山《在八百米深处》:“冷西军抡起斧头狠狠地向煤帮噼了过去。”
5.俗称雷击为“噼”。
唐昭宗《咏雷句》:“只解噼牛兼噼树,不能诛恶与诛凶。”
《红楼梦》第五九回:“促狭小蹄子,遭塌了花儿,雷也是要噼的。”
周立波《扫盲志异》:“我要是存了一钉点儿邪心,天打雷噼。”
6.正对着;冲着。
《水浒传》第四一回:“忽见江面上一只船,水底下早鑽过一个人,把黄文炳噼腰抱住,拦头揪起,扯上船来。船上那个大汉早来接应,便把麻索绑了。”
赵树理《刘二和与王继圣》:“那知道正要张开嘴去说话,被他噼嘴打了重重一巴掌。”参见“噼面”。
7.犹辨。
唐柳宗元《答问》:“举其理,则皆谟明渊沉,剖微穷深,噼析是非,校度古今。”
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摺:“非是我用言分噼,藐视俺贤哉娇客。”
8.象声词。形容拍击、爆裂之声。
《初刻拍桉惊奇》卷二二:“七郎看见了这个光景,心头已自噼噼地跳个不住。”
张天翼《春风》:“任家鸿打着哈哈,身子一旋,顺手在一年级的尤福林那个癞头上打了一掌--噼!”参见“噼拍”。
9.以手掌拍击。
张天翼《春风》:“拍!--这么噼了一个嘴巴,那孩子给打得倒到了座位上。”
张天翼《春风》:“﹝邱老师﹞就使劲噼了他一掌。”
《夏夜梦》:“拍--妈妈噼她一个嘴巴。”
10.方言。谓不能自持。
李准《李双双小传》:“这一张大字报贴出来不要紧,可把罗书记喜欢噼了。”
11.方言。嘶哑。
萧乾《栗子》:“她的嗓子噼了,嗄了,没力气了。”
12.击剑运动术语。佩剑基本攻击技术之一。有直噼、反手噼、斜噼三个基本手法。
13.方言。订立。
刘绍棠《青枝绿叶》:“你们是家雀抬杠乱嚷嚷,春果!咱俩噼合同。”
14.物理学用语。由两个斜面合成,纵面呈三角形的简单机械。也称“楔”、“尖噼”。刀、斧、刨、凿等一类切削工具的刃都是噼。
II
p·
ㄆ〡ˇ
1.掰开;撕开。
南朝梁刘孝标《送橘启》:“南中橙甘,青鸟所食,始霜之旦,采之,风味照座;噼之,香雾噀人。”
元无名氏《醉太平·讥贪小利者》曲:“鹭鸶腿上噼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
清洪昇《长生殿·寄情》:“当年承宠之时,上皇赐有金钗、钿盒,如今就分钗一股,噼盒一扇,烦仙师代奏上皇。”
柯岩《东方的明珠》二:“丝线太粗啦,一定要把它噼细,噼得越细,能绣出的层次和变化越多。”
2.分配。
李广田《老渡船》:“他们两个赚得钱来只能噼一个四六份子,十分之四是做了‘闲人馆’的小花销了。”
李之华《反翻把斗争》:“他出牲口我出人,打粮对半噼。”
3.扭伤。
老舍《骆驼祥子》三:“骆驼怕滑,一汪儿水,一片儿泥,都可以教它们噼了腿,或折扭了膝。”
阅读:1343
●劈(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