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暇
暇字的笔画:13画;
I
xiá
ㄒ〡ㄚˊ
〔《广韵》胡驾切,去禡,匣。〕
1.空闲;闲暇。
《诗·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孔颖达疏:“哀我此征行之夫,朝夕常行而不得闲暇。”
唐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以其耕之暇,读书而为文。”
巴金《家》五:“有暇请到我家里来玩,我还有话和你详谈。”
2.闲散怠惰。
《书·酒诰》:“成王畏相,惟御事厥棐有恭,不敢自暇自逸,矧曰其敢崇饮。”
孔传:“不敢自宽暇自逸豫。”
宋辛弃疾《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以古准今,盛衰相乘,物理变化,圣人处之,岂非慄慄危惧,不敢自暇之时乎?”清顾炎武《形势论》:“蓄威固锐,以伺敌人之暇,则功可成也。”
3.从容;悠闲。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长史、谢仁祖同为王公掾。长史云:‘谢掾能作异舞。’谢便起舞,神意甚暇。”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七》:“王坦之倒笏而谢安赌碁,一暇一不暇也。”
4.用同“下”。少于。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六:“纔升殿,则观梁间累然倒悬者以十数,偷眼伺人,久忽飞去。
博白天庆祠,实唐紫极宫也,则是物亦不暇三四百岁矣。”
II
ji·
ㄐ〡ㄚˇ
1.指赞美壮大之物。
《方言》第一:“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周郑之间谓之暇。”
郭璞注:“音贾。”
2.借,借助。
《文选·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李善注:“暇或为‘假’。
《楚辞》曰:‘迁逡次而勿驱,聊假日以消时。’”李周翰注:“假借此日登楼而四望也。”
3.须要。
唐李峤《梅》诗:“若能遥止渴,何暇泛琼浆?”唐李德裕《思山居·题寄商山石》诗:“自知来处所,何暇问严遵?”宋周必大《满庭芳·子中兄自安仁遗书戏往一阕以解嘲》词:“登高,聊尔耳,何须蜡屐,谁暇膏车?”
阅读:1694
●暇(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