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輯
简体辑字的笔画:13画;繁體輯字筆畫:16畫。
(辑,辑)
jí
ㄐ〡ˊ
〔《广韵》秦入切,入缉,从。〕
亦作“揖”。“缉”的被通假字。
1.车舆。
《列子·汤问》:“推于御也,齐辑乎辔衔之际。”
殷敬顺释文:“《说文》云:‘辑,车舆也。’此言造父善御,得车舆之齐整在于辔衔之际。”
2.敛,收敛。
《书·舜典》:“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
孔传:“辑,敛也。”
《礼记·丧大记》:“授大夫世妇杖。子大夫寝门之外杖,寝门之内辑之。”
郑玄注:“辑,敛也。敛者,谓举之不以柱地也。”
宋苏轼《入寺》诗:“曳杖入寺门,辑杖挹世尊。”
3.和悦;和睦。
《诗·大雅·板》:“辞之辑矣,民之洽矣。”
郑玄笺:“辞,辞气,谓政教也。王者政教和说,顺于民,则民心合定。”
《后汉书·刘焉传》:“韪因人情不辑,乃阴结州中大姓。”
李贤注:“辑,和也。”
4.安定;使安定。
《汉书·食货志下》:“时又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餽饟,率十馀锺致一石,散币于邛僰以辑之。”
颜师古注:“辑与集同,谓安定也。”
《南史·毛喜传》:“淮左新平,边人未辑,周氏始吞齐国,难与争锋,未若安人保境,斯久长之术也。”
《周书·文帝纪上》:“西辑氐羌,北抚沙塞,还军长安,匡辅魏室,此桓文举也。”
唐皇甫澈《赋四相诗·门下侍郎平章事王缙》:“北征戮骄悍,东守辑携贰。”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沪渎唱和诗〉序》:“公则秉和以辑众心,主静以孚众志。”参见“辑睦”。
5.成。
《国语·鲁语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其辑之乱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韦昭注:“辑,成也。凡作篇章,篇义既成,撮其大要为乱辞。”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
《南史·宋纪上·武帝》:“义众既集,文武争先,咸谓不有一统,则事无以辑。”
6.聚合,集聚。
《韩非子·说林下》:“左史倚相谓子期曰:‘雨十日,甲辑而兵聚,吴人必至,不如备之。’”陈奇猷集释:“辑、集同。谓因雨不战,甲胄不衣,兵器不执,皆集聚而置之。”
《汉书·薛宣传》:“加诋欺,辑小过成大辟,陷死刑,违明诏,恐非法意,不可施行。”
颜师古注:“辑与集同。集,合也。”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鸠经始之黎民,辑农功之暇豫。”
李善注:“辑,集也。”
7.纂集;编辑。
《国语·晋语八》:“及为成师,居太傅,端刑法,辑训典,国无姦民。”
俞樾《群经平议·国语二》:“辑训典,谓集合先代之训辞及其典礼也。”
《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清戴名世《〈四逸园集〉序》:“泗州王蒙修先生既以其身殉国难,阅三十馀年而其孙某辑其诗与文若干篇,凋刻之以行于世。”
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释名》:“杨慎辑《古今风谣》,杜文澜辑《古谣谚》。”
8.指整套书籍的一部分。如:这部丛书分为十辑,每辑五本。
9.整修,补合。
《汉书·朱云传》:“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颜师古注:“辑与集同,谓补合之也。”
10.通“缉”。连缀。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王先慎集解:“《艺文类聚》、《御览》引均作‘缉以翡翠’。”
陈奇猷集释:“缉、辑字通。”
11.通“楫”。划船的桨。参见“辑濯”。
12.通“戢”。参见“辑首”。
阅读:1037
●輯(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