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佚
佚字的笔画:7画;
I
yì
〡ˋ
〔《广韵》夷质切,入质,以。〕
1.隐遁;不为世用。
《孟子·公孙丑上》:“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
《荀子·宥坐》:“故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
《说文·人部》:“佚,佚民也。”
段玉裁注:“《论语·微子篇》:‘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按许作‘佚民’,正字也。作‘逸民’者假借字。”
2.奔逸;逃亡。
《公羊传·成公二年》:“﹝逢丑父﹞代顷公当左,使顷公取饮,顷公操饮而至,曰:‘革取清者。’顷公用是佚而不反。”
汉枚乘《七发》:“此两人者,马佚能止之,车覆能起之。”
《孔子家语·颜回》:“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必将佚。’”
《新唐书·宋务光传》:“马困斯佚,人穷斯诈。”
3.指使奔逸;使逃亡。
《书·酒诰》:“群饮,汝勿佚,予其杀。”
孔传:“民群聚饮酒不用上命,则汝收捕之,勿令失也。”
4.安逸;安乐。
《墨子·尚同中》:“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卿大夫师长,否用佚也。”
《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大雅君子于安思危,以远咎悔,小人临祸怀佚,以待死亡。”
张铣注:“佚,乐也。”
宋洪适《赐赵密致仕不允诏》:“久奉祠而均佚,忽贡牍以遗荣。”
清魏源《圣武记》卷十四:“邀其归路而截之,诱其近城而取之,佚能劳之,饱能饥之。”
5.指使安逸;使安乐。
《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成玄英疏:“老既无能,暂时閒逸。”
宋苏轼《志林》卷四:“是圃之构堂,将以佚子之身也;是堂之绘雪,将以佚子之心也。”
6.放逸;恣纵。
《国语·周语下》:“若视听不和而有震眩,则味入不精,不精则气佚,气佚则不和。”
韦昭注:“味入不精美,则气放佚,不行于身体。”
晋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下》:“﹝贾逵﹞性佚,不修小节,当世以此讥焉,故不至大官。”
《晋书·裴頠传》:“故欲衍则速祸,情佚则怨博。”
7.过失;错误。
《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车有重轮之安,马无泛驾之佚。”
张铣注:“佚,过也。”参见“佚罚”。
8.失落;散失。
郑振铎《取火者的逮捕序》:“他的第一部曲‘PrometheustheFireBearer’已佚,所叙为何,非我们所能知。”参见“佚文”。
9.淫。参见“佚女”、“佚乱”。
10.通“轶”。超越,超过。
汉贾谊《新书·劝学》:“今夫子之达佚乎老聃。”
《文选·鲍照〈芜城赋〉》:“才力雄富,士马精妍。故能奓秦法,佚周令。”
李善注:“穫《声类》曰:‘奓,侈字也。轶,过也。佚与轶通。’”
11.迅疾貌。
12.通“昳”。美。参见“佚女”。
13.通“佾”。古代乐舞的行列。
14.姓。
春秋有佚之孤。见《左传·僖公三十年》。
II
dié
ㄉ〡ㄝˊ
〔《集韵》徒结切,入屑,定。〕
1.见“佚宕”、“佚荡”。
2.通“迭”。更迭;轮流。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四海佚兴,更为伯主。”
阅读:2127
●佚(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