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畎
畎字的笔画:9画;
qu·n
ㄑㄩㄢˇ
〔《广韵》姑泫切,上铣,见。〕
亦作“甽”。
1.田间小水沟。
《汉书·刘向传》:“欲终不言,念忠臣虽在甽亩,犹不忘君,惓惓之义也。”
颜师古注:“甽者,田中之沟也……字或作畎,其音同耳。”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十四:“濬畎及川,乂之以播种也。”
2.泛指沟渠、河流。
明章懋《东园先生张君小传》:“县有芹墅堰……失其利者六十馀年,则为之开筑水甽一百三十馀丈。”
清姚鼐《望岱》诗:“连峰渤海外,流畎穆陵西。”参见“畎谷”。
3.山谷。
《书·禹贡》:“岱畎,丝,枲、铅、松、怪石。”
孔传:“畎,谷也……岱山之谷出此五物,皆贡之。”
孔颖达疏:“谷是两山之间流水之道。畎言畎去水,故言谷也。”
4.指田野。
《南史·萧颖达传》:“子敏嗣,位新安太守,好射雉,未尝在郡,辞讼者迁于畎焉。”参见“畎亩”。
5.疏通;流注。
《易纬乾坤凿度·乾凿度》:“圣人凿开虚无,畎流大道,万彙滋溢,阴阳成数。”
唐王之涣《宴词》诗:“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唐李德裕《忆药栏》诗:“始畎春泉入,惟愁暮景斜。”
《旧五代史·晋书·皇甫遇传》:“及镇河阳,部内创别业,开畎水泉,以通溉灌。”
6.古族名。参见“畎夷”。
阅读:1309
●畎(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