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泥
泥字的笔画:8画;
I
ní
ㄋ〡ˊ
〔《广韵》奴低切,平齐,泥。〕
亦作“坭”。
1.和着水的土。
《易·需》:“需于泥,致寇至。”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人家新新儿的靴子给踹了个泥脚印子。”
蒋光慈《少年飘泊者》十七:“他一个人耕着几亩地,天天水来泥去。”
2.像泥状的东西。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三:“有明茎草,夜如金灯……亦名洞冥草。帝令剉此草为泥,以涂云明之馆,夜坐此馆,不加灯烛。”
《水浒传》第三回:“那庄家连忙取半只熟狗肉,捣些蒜泥,将来放在智深面前。”如:印泥;枣泥。
3.指墙壁的涂料。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以椒为泥。”
4.传说中的一种海中动物。
宋欧阳修《浣溪沙》词:“浮世歌欢真易失,宦途离合信难期。尊前莫惜醉如泥。”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二》:“按,稗官小说:‘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如一堆泥然。’”
II
nì
ㄋ〡ˋ
〔《广韵》奴计切,去霁,泥。〕
1.阻滞;滞留。
《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唐元稹《生春》诗:“晚来低漠漠,浑欲泥幽丛。”
清唐甄《潜书·受任》:“出而干主,任之犹轻,言之犹浅,去留亦惟己,人不得泥也。”
黄中黄《沉荩》第四章:“之洞复电泥之。”
2.拘执,不变通。
《荀子·君道》:“知明制度权物称用之为不泥也。”
宋曾巩《应举启》:“读圣人之经,未知大义;明当世之务,多泥旧闻。”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小山之徒有《招隐士》之赋,其源虽出《离骚》、《招魂》等,而不泥于迹象,为汉代楚辞之新声。”
3.用稀泥或如稀泥一样的东西涂抹或封固。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枣》:“率一石,以酒一升,漱着器中,密泥之,经数年不败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王以赤石脂泥壁。”
南朝陈徐陵《出自蓟北门行》:“渍土泥函谷,挼绳缚凉州。”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一:“唐宗楚客造新第,沉香红粉以泥壁,开门则香气蓬勃。”
臧克家《自己的写照》诗:“掮出几千年的偶像来泥上新金,要用死的木牌压倒活人!”
4.软求,软缠。
唐元稹《遣悲怀》诗之一:“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老残游记》第十七回:“翠环仍泥着不肯去,眼看着人瑞,有求救的意思。”
5.迷恋;留连。
唐刘得仁《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诗:“岂能为久隐,更欲泥浮名。”
宋陶穀《清异录·茗荈》:“子华因言前世惑骏逸者为马癖,泥贯索者为钱癖。”
郁达夫《春闺》诗之一:“懒捲珠帘听燕语,泥他风度太温柔。”
6.指使人留连。
清惠周惕《再赋一首示耑木及同游诸子》:“清香泥人着裀席,酒鳞泻影摇红波。”
7.污;沾污。
《易·井》:“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孔颖达疏:“井之下泥污不堪食也。”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8.指风俗败坏。参见“泥浊”。
III
n·
ㄋ〡ˇ
〔《广韵》奴礼切,上荠,泥。〕
见“泥泥”。
IV
niè
ㄋ〡ㄝˋ
〔《字彙补》乃结切〕
通“涅”。
1.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的矾石。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白沙在泥,与之皆黑。”
王引之《经义述闻·大戴礼记上》:“沙即今之纱字,非泥沙之沙也。泥读为涅,涅谓黑色,亦非泥沙之泥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司马贞索隐:“泥亦音涅,滓亦音淄,又并如字。”
明杨慎《丹铅总录·字学·黾音蔑》:“《抱朴子》:‘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泥音涅,《后汉书》引《论语》‘涅而不缁’作‘泥而不滓’,可证也。”
2.染黑。参见“泥而不滓”。
V
nìng
ㄋ〡ㄥˋ
〔《集韵》乃定切,去径,泥。〕
见“泥母”。
阅读:2251
●泥(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