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獻
简体献字的笔画:13画;繁體獻字筆畫:20畫。
(献,献)
I
xiàn
ㄒ〡ㄢˋ
〔《广韵》许建切,去愿,晓。〕
1.祭宗庙所用之犬。引申指献祭。
《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羹献。”
《礼记·礼器》:“一献质,三献文。”
孔颖达疏:“一献质者,谓祭群小祀,最卑,但一献而已,其礼质略。三献文者,谓祭社稷五祀,其神稍尊,比群小祀礼仪为文饰也。”
《宋史·真宗纪一》:“十二月戊申,狩近郊,以亲获禽献太庙。”
2.泛指祭品。
宋沉括《梦溪笔谈·辩证一》:“祭礼有腥、燖、熟三献。”
3.进酒。
《诗·大雅·行苇》:“或献或酢,洗爵奠斝。”
郑玄笺:“进酒于客曰献。”
《仪礼·乡饮酒礼》:“主人坐取爵实之,宾之席前西北面,献宾。”
郑玄注:“献,进也,进酒于宾。”
《汉书·五行志上》:“田狩有三驱之制,饮食有享献之礼。”
颜师古注:“以礼饮食谓之享,进爵于前谓之献。”
4.指行酒一次。
《晏子春秋·谏上三》:“男女群乐者,周觞五献,过之者诛。”
《平山冷燕》第一回:“乐奏三阕,酒行九献。”
5.奉献。进贡。指藩属奉献礼物。
《书·旅獒》:“西旅献獒,太保作《旅獒》。”
孔传:“西戎远国贡大犬。”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
《宋史·太宗纪上》:“辛未,甘、沙州回鹘遣使以橐驼名马来献。”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张华宅》:“御前青铁砚,是于阗国所献;麟角笔,是辽西国所献。”
6.奉献。把东西奉送给尊者或敬重的人。
《诗·郑风·大叔于田》:“襢裼暴虎,献于公所。”
《周礼·天官·玉府》:“凡王之献金玉……之物,受而藏之。”
郑玄注:“谓百工为王所作,可以遗献诸侯。古者致物于人,尊之则曰献,通行曰馈。”
贾公彦疏:“正法:上于下曰馈,下于上曰献。若尊敬前人,虽上于下,亦曰献。是以天子于诸侯亦曰献。”
艾青《献给乡村的人》诗:“我的诗献给乡村里一切不幸的人。”
7.奉献。贡献力量,表陈心意、意见等。
《吕氏春秋·季冬》:“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无不咸献其力。”
汉张衡《东京赋》:“然后以献精诚,奉禋祀。”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遂献宏谋,匡此霸道。”参见“献身”、“献计”。
8.指进献的东西。
《汉书·高帝纪下》:“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
颜师古注:“诸侯王赋其国中,以为献物。”
宋王谠《唐语林·识鉴》:“[僧皎然]作古体十数篇为献。”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浮提异人》:“愿持此二者为献。”
9.进入,进到。参见“献岁”、“献春”。
10.呈现,现出。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隔川茶埠,村庐缭绕,烟树堤花,若献影镜中。”参见“献体”、“献笑”。
11.表现。参见“献殷勤”、“献技”。
12.贤者。
《书·益稷》:“万邦黎献共惟帝臣。”
孔传:“献,贤也。万国众贤共为帝臣。”
《论语·八佾》:“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朱熹集注:“献,贤也。”参见“献臣”。
13.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等。
14.姓。
战国秦有献则。参阅汉应劭《风俗通·姓氏》。
II
suō
ㄙㄨㄛ
〔《广韵》素何切,平歌,心。〕
1.古代一种滤酒方法。
《周礼·春官·司尊彝》:“凡六尊六彝之酌,鬱齐献酌。”
郑玄注:“献读为摩莎之莎,齐语声之误也。煮鬱和相鬯以醆酒,摩莎泲之,出其香汁也。”
贾公彦疏:“司农云‘献读为仪’,已下后郑皆不从者,此经为泲酒之法,而司农皆不为泲酒法,其言无所据依,故皆不从也。”
2.凋刻。参见“献豆”。
3.古代酒器名。参见“献尊”。
III
xī
ㄒ〡
〔《集韵》虚宜切,平支,晓。〕
同“桸”。
勺子;勺形之物。
《集韵·平支》:“桸,勺也。或作献。”
《汉书·王莽传下》:“建华盖,立斗献。”
颜师古注:“献音牺。谓斗魁及杓末,如勺之形也。”
IV
yí
〡ˊ
〔《集韵》鱼羁切,平支,疑。〕
通“仪”。
效法;模拟。
《左传·僖公三十年》:“国君,文足昭也,武可畏也,则有备物之飨,以象其德;荐五味,羞嘉穀,盐虎形,以献其功。”
章炳麟《春秋左传读·僖公篇》:“此献与象同意,当读如仪……《周语》云:‘上不象天而下不仪地。’是仪、象同举之证也。”
阅读:1499
●獻(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