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师
师字的笔画是:6画
简体师字的笔画:6画;繁體師字筆畫:10畫。
(师,师)
shī
ㄕ
〔《广韵》疏夷切,平脂,生。〕
1.民众,徒众。
《诗·大雅·文王》:“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郑玄笺:“师,众也。”
《左传·哀公五年》:“师乎,师乎,何党之乎!”
《孔子家语·辨政》:“丧乱蔑资,曾不惠我师。”
2.指众多。
《汉书·礼乐志》:“磑磑即即,师象山则。”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师,众也。则,法也。积实之盛众类于山也。”
3.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尚书大传》卷四:“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三朋而为里,五里而为邑,十邑而为都,十都而为师,州十有二师焉。”
4.泛指大城市。
《诗·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
马瑞辰通释引吴斗南曰:“京者,地名;师者,都邑之称。如洛邑亦称洛师之类。”
5.古代军队的编制以二千五百人为一师。现代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军或集团军,下辖若干旅或团。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
郑玄注:“师,二千五百人。”
6.军旅,军队。
《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
《春秋·僖公元年》:“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犁。”
《史记·齐太公世家》:“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
纣师败绩。”
唐杜甫《蜀相》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宋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出兵征伐,进军。
《周礼·春官·肆师》:“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则为位。”
贾公彦疏:“师,谓出师征伐。”
《新唐书·段秀实传》:“嗣业因请宰遂东师,以秀实为副。”
8.指动武,械斗。
清顾炎武《〈莱州任氏族谱〉序》:“于是乎饮食之事也而至于讼,讼不已而至于师,小而舞文,大而弄兵,岂非今日山东之大戒?”
9.驻扎。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地理》:“楚囊瓦伐吴,师于豫章。”
10.军师,参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11.长,首领。
《周礼·天官·序官》:“甸师,下士二人。”
郑玄注:“郊外曰甸,师犹长也。”
《后汉书·傅燮传》:“天下非复汉有,府君宁有意为吾属师乎?”
12.以称专司一事的神道或官员。
《楚辞·离骚》:“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周礼·春官·大宗伯》:“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吕氏春秋·季夏》:“令渔师伐蛟取鼍。”
高诱注:“渔师,掌鱼官也。”
汉赵晔《吴越春秋·吴太伯传》:“三年馀,行人无饥乏之色,乃拜弃为农师。”
13.指乐官,乐师。
《论语·卫灵公》:“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史记·周本纪》:“师箴,瞍赋,矇诵。”
张守节正义:“师,乐太师也。”参见“师工”。
14.指专精某种技艺的人。
《孟子·告子上》:“今有场师,舍其梧檟,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
赵岐注:“场师,治场圃者。”
《新唐书·阎立本传》:“閤外传呼画师阎立本。”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15.今有会计师、工程师等职称。
16.官名。太师的省称。
周代辅佐国君的官员。
《书·召奭》:“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左右。”
17.官名。太子的属官。
《汉书·王莽传中》:“为太子置师,友各四人,秩以大夫。”
18.官名。指王府的属官。
《晋书·职官志》:“王置师、友、文学各一人。”
《隋书·百官志下》:“皇伯叔昆弟、皇子为亲王。置师、友各二人,文学二人。”
19.老师,先生。
《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荀子·性恶》:“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
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周恩来《论知识分子问题》二:“我们都受过资产阶级教育,甚至一部分人还受过封建教育,如上塾馆,拜过‘天地君亲师’。”
20.谓以师礼相待。
《荀子·正论》:“今世俗之为说者,以桀纣为君,而以汤武为弑,然则是诛民之父母,而师民之怨贼也,不祥莫大焉。”
宋秦观《袁绍论》:“士,国之重器,社稷安危之所繫,四海治乱之所属也。是故师士者王,友士者霸,臣士者彊,失士者辱,慢士者危,杀士者亡。”
21.学习,效法。
《书·皋陶谟》:“百僚师师。”
孔传:“师师,相师法也。”
《孟子·离娄上》:“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
唐韩愈《答刘正夫书》:“师其意,不师其辞。”
22.顺应。
《庄子·秋水》:“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陆德明释文:“师,顺也。”
汉扬雄《太玄·穷》:“师在心也。”
茫望注:“师,循也。”
23.对僧、尼、道士的尊称。
唐李公佐《谢小娥传》:“途经泗滨,过善义寺谒大德尼令。操戒新见者数十,净髮鲜帔,威仪雍容,列侍师之左右。”
《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佛印乘机又劝子瞻弃官修行。
子瞻道:‘待我宦成名就,筑室寺东,与师东隐。’”
24.《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坎下坤上。
《易·师》:“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25.兽名。“狮”的古字。参见“师子”。
26.通“帅”。
《周礼·春官·司常》“师都建旗”孙诒让正义引清段玉裁云:“唐以前俗字帅作师。”
唐元稹《李光颜加阶》:“李光颜气敌三军,心师百行。”
27.姓。
春秋晋有师服。见《左传·桓公二年》。
阅读:1434
●师(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