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浩
浩字的笔画:10画;
I
hào
ㄏㄠˋ
〔《广韵》胡老切,上皓,匣。〕
亦作“澔”。
1.水势盛大貌。
汉枚乘《七发》:“浩瀇瀁兮,慌旷旷兮。”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明杨慎《丹铅杂录·称赞文章之妙》:“欧阳公之文,粹如金玉;苏公之文,浩如江河。”
2.泛指大,远。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陈竽瑟兮浩倡。”
王逸注:“浩,大也。”
南朝宋颜延之《祭弟文》:“六亲憧心,姻朋浩泣。”
宋苏舜钦《出京后舟中有作》诗:“后期浩难知,高吟但悲洒。”
康有为《〈礼运注〉序》:“浩乎孔子之道,荡荡则天,六通四辟,其运无乎不在。”
3.多,多馀。
《礼记·王制》:“丧祭,用不足曰暴,有馀曰浩。”
郑玄注:“浩,犹饶也。”
4.犹高。
三国魏王彪《天赋》:“溥为地盖,浩作星衢。”
郭沫若《穆穆篇》:“东寝小而浩,西斋雅不宽。”
5.小港。
清王士禛《登渝州涂山记》:“巴人谓小港为浩。今戎州亦有金箱浩。”
张慎仪《蜀方言》卷上:“《蜀典》引黄庭坚云:‘犍为之俗,谓江之瀼水为浩。’”
6.通“傲”。傲慢。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浩,假借为傲。”参见“浩居”。
7.通“皓”。白貌。参见“浩首”。
8.姓。
汉有浩商。见《汉书·翟方进传》。
II
gé
ㄍㄜˊ
〔《广韵》古沓切,入合,见。〕
见“浩亹”。
III
g·o
ㄍㄠˇ
〔《集韵》古老切,上皓,见。〕
以水滤酒。参见“浩酒”。
阅读:2784
●浩(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