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成语大全 > 毁不灭性
【成语】:毁不灭性
【拼音】:huǐ bù miè xìng
【解释】:毁:旧指居丧过于哀痛。指不能过分悲伤而失去本性。
【出处】:《孝经·丧亲》:“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
【示例】:~,圣人之制。 ★《梁书·昭明太子传》
【近义词】:毁不危身
【反义词】: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服丧等场合
(毁不灭性,毁不灭性)
儒家丧制。谓居丧哀毁,但不应因此丧生。
《孝经·丧亲》:“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
唐玄宗注:“不食三日,哀毁过情;灭性而死,皆亏孝道。故圣人制礼施教,不令至于殒灭。”
《孔子家语·本命》:“故为父母斩衰三年,以恩制者也……三日而食,三月而沐,期而练,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
《梁书·昭明太子统传》:“毁不灭性,圣人之制。”亦作“毁不危身”。
《礼记·檀弓下》:“丧不虑居,毁不危身。丧不虑居,为无庙也;毁不危身,为无后也。”
郑玄注:“谓憔悴将灭性。”
阅读:1828
●毁不灭性(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