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躓
简体踬字的笔画:15画;繁體躓字筆畫:22畫。
(踬,踬)
I
zhì
ㄓˋ
〔《广韵》陟利切,去至,知。〕
1.跌倒,绊倒。
《左传·宣公十五年》:“杜回踬而颠,故获之。”
杨伯峻注:“踬,谓行时足遇阻碍而触之也。”
《文选·马融〈长笛赋〉》:“薄凑会而凌节兮,驰趣期而赴踬。”
李善注:“踬,谓颠仆也。”
唐元稹《〈八骏图诗〉序》:“无是三神而得是八马,乃破车掣御,踬人之乘也。世焉用之?”李劼人《天魔舞》第二十章:“陈登云饥疲得只想睡,跟在姜森背后,一步一踬的垂头走着。”
2.谓事情不顺利,处于困境。
晋葛洪《抱朴了·官理》:“故良骏败于拙御,智士踬于闇世。”
《陈书·宗元饶蔡徵等传论》:“蔡徵聪敏才赡,而擅权自踬,惜哉!”清戴名世《〈北行日纪〉序》:“以余之狷隘,忧愤满怀,而僕僕于朝市之间,所往而辄踬,固早自知之。”
3.文辞晦涩,不畅达。
南朝梁锺嵘《诗品·总论》:“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说林》:“意卓而词踬者,润丹青于妙笔。”
4.低劣;疲困。
《古诗源·〈易纬〉引古诗》:“踬马破车,恶妇破家。”
《梁书·王僧孺传》:“盖基薄牆高,涂遥力踬,倾蹶必然,颠匐可俟。”
5.通“鑕”。古代腰斩用具的垫座。
汉荀悦《汉纪·昭帝纪》:“﹝王訢﹞始为范阳令,暴胜之为直指使者,欲斩之。
訢解衣伏踬。”
II
zhī
ㄓ
〔《集韵》张尼切,平脂,知。〕
同“胝”。
《孟子·滕文公下》“圣人之徒也”汉赵岐注:“章指:言夫忧世拨乱,勤以济之,义以匡之,是故禹稷骈踬,周公仰思,仲尼皇皇,墨突不及污,圣贤若是,岂得不辩也。”
焦循正义:“《史记》作胼胝,谓手足生胝也。”
阅读:1243
●躓(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