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慶
简体庆字的笔画:6画;繁體慶字筆畫:15畫。
(庆,庆)
I
qìng
ㄑ〡ㄥˋ
〔《广韵》丘敬切,去映,溪。〕
1.祝贺;庆贺。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贾公彦疏:“言贺庆者,谓诸侯之国有喜可贺可庆之事,王使大夫往,以物庆贺之。”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庆子免君于大难矣。”
何休注:“庆,贺也。”
《新唐书·岑文本传》:“始为中书令,有忧色,母问之,答曰:‘非勳非旧,责重位高,所以忧也。’有来庆者,辄曰:‘今日受弔不受贺。’”
《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到了我庆八十的这年,又有位四川木商的朋友送了我副上好的建昌板。”
老舍《四世同堂》一:“祁老太爷什么也不怕,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
2.引申为庆幸。
唐韩愈《寒食日出游》诗:“岂料生还得一处,引袖拭泪悲且庆。”
3.善,善事。
《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孔传:“天子有善,则兆民赖之。”
孔颖达疏:“我天子一人有善事,则亿兆之民蒙赖之。”
《诗·大雅·皇矣》:“则友其兄,则笃其庆。”
毛传:“庆,善。”
唐韩愈《独孤府君墓志铭》:“胤庆配良,是似是宜。”
4.赏赐,褒美。
《诗·小雅·楚茨》:“孝孙有庆。”
郑玄笺:“庆,赐也。”
《孟子·告子下》:“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
赵岐注:“庆,赏也。”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5.引申为恩遇。
《后汉书·蔡邕传》:“属其庆者,夫岂无怀?”李贤注:“庆,谓恩遇也。”
6.福泽。
《易·坤》:“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道之所感者深,则庆之所流者远。”
7.引申为祥瑞。
《西京杂记》卷五:“云则五色而为庆,三色而成矞。”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一:“太平之世……云则五色而为庆,雨则三日而成膏。”
8.姓。
春秋齐有庆封。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II
qiāng
ㄑ〡ㄤ
〔《集韵》墟羊切,平阳,溪。〕
发语词。
《汉书·叙传上》:“形气发于根柢兮,柯叶彙而灵茂;恐网魉之责景兮,庆未得其云已。”
颜师古注:“庆,发语辞,读如羌同。”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四》“庆阴阴”:“庆读为羌,发声也。”
III
qīng
ㄑ〡ㄥ
〔《集韵》丘京切,平庚,溪。〕
通“卿”。
阅读:3029
●慶(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