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猜
猜字的笔画:11画;
cāi
ㄘㄞ
〔《广韵》仓才切,平咍,清。〕
1.猜疑;怀疑。
《左传·昭公七年》:“夫子从君,而守臣丧邑,虽吾子亦有猜焉。”
杜预注:“言季孙亦将疑我不忠。”
杨伯峻注:“猜,猜疑。”
晋葛洪《抱朴子·清鉴》:“尔则知人果未易也……然而世人甚以为易,经耳过目,谓可精尽,余甚猜焉,未敢许也。”
宋欧阳修《清平乐》词:“别来音信全乖,旧期前事堪猜。”
2.谓疑忌。
三国魏嵇康《太师箴》:“刑本惩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下疾其上,君猜其臣,丧乱弘多,国乃陨颠。”
《梁书·夏侯详传》:“若使﹝贼﹞粮力俱足,非攻守所屈,便宜散金宝,纵反间,使彼智者不用,愚者怀猜,此魏武之所以定大业也。”
3.恨;嫉恨。
《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忘尔大劳,猜尔小利。苟莫开怀,于何不至。”
李善注:“《方言》曰:‘猜,恨也。’”清徐昂发《观打鱼戏为鸬鹚歌》:“大鱼鳞脱红肌摧,小鱼半死盈舱堆。鸬鹚鼓翼鸣得意,贪残嗜杀神所猜。”
清郑燮《破屋》诗:“扫阶缘宴客,翻惹燕鸦猜。”
4.嫌恶;嫌弃。
《后汉书·张衡传》:“于心有猜,则簋飧馔餔犹不屑餐,旌瞀以之。”
李贤注:“猜,嫌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章阿端》:“听邻钟响断,着衣下床,曰:‘如不见猜,夜当复至。’”
5.恐惧;害怕。
《广雅·释诂二》:“猜,惧也。”
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
宋苏轼《和陶读〈山海经〉》之十三:“践蛇及茹蛊,心空了无猜。”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邱生》:“生却步逡巡,不觉屈膝,女郎挽之入座曰:‘……昨夜梦神人见告,故能预知郎名姓里居,幸郎勿猜也。’”
6.揣测;猜想。
宋王安石《两马齿俱壮》诗:“两马不同调,各为世所猜。问之不能言,使我心悠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摺:“小生猜诗谜社家。”
《红楼梦》第八一回:“我当初还猜了几遍,总不知甚么原故。”
巴金《春》六:“她心里有点紧张,猜不到母亲要谈什么事情。”
7.凶勐。
南朝梁刘孝威《乌生八九子》诗:“金柝严兮翠楼肃,蜃壁光兮椒泥馥。虞机衡网不得施,猜鹰鸷隼无由逐。”
8.看;看待。
宋辛弃疾《南歌子·新开池戏作》词:“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摺:“他是个女孩儿家,你索将性儿温存,话儿摩弄,意儿谦洽,休猜做败柳残花。”
元卢挚《蟾宫曲·红梅》曲:“缀冰痕数点胭脂,莫猜做人间,繁杏枯枝。”
9.助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哎”。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簌簌的裙儿前刀儿短,被你风韵韵煞人也猜。”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欲问俺心头闷答孩,太平车儿难载。都是俺今年浮灾,烦恼煞人也猜。”
元张可久《寨儿令·鉴湖上寻梅》曲:“竹篱边沽酒去,驴背上载诗来。猜!昨夜一枝开。”
阅读:1538
●猜(简体版)